•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育人用人“天平”莫失衡

      作为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服务外包业在近一年来得到了许多利好政策,而其中培训补贴就是较为重要的一条,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国家就将给出不超过4500元的培训补贴。并且,在最近出台的《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中,服务外包产业也被视为接收大学生就业的一条重要的新渠道。但是,在这样的机遇面前,竞争也就此展开。

      对手来了 大连向黑龙江服务外包市场进发

      大连显然想抓住这样的机遇。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早在2008年9月就已转设成为普通高校,但是学院将揭牌仪式拖后了半年举行。5月19日,这家学院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并且还道出了学院转设后将主要面向服务外包领域提供人才服务和科技服务的想法,目标直指东北三省。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办学模式很有意思,转设之前它是东北大学的一所独立学院,并且是由东北大学的校办企业——东软集团与东北大学共同孕育的。这家信息学院的产生也完全是顺势而为,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告诉记者,2000年他与东软集团的董事长刘积仁在开会时有过一次谈话。赫冀成认为IT人才在数量上已不能适应市场需要,急需办一个有特色的IT人才培养院校。而且,中国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单靠国家投资办学也是不够的。而刘积仁则认为面对全球服务外包业务向中国进行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机遇,中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服务外包和软件人才,高等教育就是培育人才的主要途径,创办信息学院可以成为东软发展服务外包业的一项战略投资。

      那次谈话之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就诞生了。9年过后当这所学院转设为普通高校时,东软也成长成了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建在大连的软件园中,学院周围云集着300余家国内国际的IT企业,而这家学院也已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学习氛围,令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适应工作环境都获得极大的裨益。

      目前,大连正在全方位地向黑龙江的服务外包市场进发。据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很看好黑龙江的生源,转设之后首次招生就打算在黑龙江招收103名本科生,而这个数额也是除辽宁省之外,他们在外省招生的最大数额。另一边,这家学院的投资方——东软集团也与黑龙江的7所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每年这个集团都会吸纳大批黑龙江的服务外包人才到大连就业,并且这个集团还计划在5至10年内要与我省三分之二的学校签约。据业内人士透露,我省一些单位的服务外包项目也被东软揽入囊中,一下就拿走了几千万的单子。

      人才走了 我省服务外包人才边培养边流失

      面对服务外包企业在人才方面的急迫需求,黑龙江又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呢?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张民告诉记者,省教育厅早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加快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培训的通知》要求选择基础较好的高中等学校建立5至7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每个基地年培养本专科服务外包专业类人才不低于300人,完成岗位培训要不低于500人次。为了让服务外包企业尽快获得人才,《通知》还要求部分高校对计算机类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按照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方法,进行相应课程体系的引进和改革。然而,服务外包的人才总是在边培养边流失。

      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软件学院就是其中的一个省级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院长刘胜辉告诉记者,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软件学院是2003年建立的,2005年就有毕业生了。然而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只10%留在了本地,其余的都被青岛、大连、北京等地抢走。原因就是我们的服务外包企业太少、规模太小;规模小能承接的业务就十分有限,承接业务的有限又导致了岗位需求量小和工资水平低,因而难以留人。几年下来,黑龙江变成了一个服务外包的人才输出大省。今年我们软件学院又将有300余名毕业生,其中一半都被外地企业要去实习了。

      刘胜辉曾对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及产业需求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他认为当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软件服务外包人才的层次结构、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而高校又没能从服务外包企业得到明确的人才需求指向,这也导致了学生在本地就业困难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才严重缺失的矛盾。

      在这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黄虎杰也深有同感。黄虎杰说,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难以配套。上回大连开发区带着众多服务外包企业组团来学校要人,并且是带着红头文件来的,文件上面将毕业生去大连工作的基本工资、安家费和住房补贴列得清清楚楚,数字很诱人,毕业生拿着红头文件去工作,这一切就可以兑现。但是类似这样的政策,我们这里就没有。今年哈工大软件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大概将有440余名本科生和320余名研究生毕业,这个数按理应该能满足地方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人根本留不下。

      襁褓中的产业急需呵护 学校与企业应该实现真正的无缝连接

      而在企业看来,人才外流与企业发展是一个循环性难题。乐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薛杨认为,我省服务外包企业产业规模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人才,而留不住人才又是因为企业规模过小的问题。

      薛杨说,大连在10年前也与我们面临着相似的情况,但是10年间因为政府的扶持,大连已在服务外包业居于国内前列。产业的发展和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产业的发展可提升教育的层次、更新教育的内容;而教育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支撑体,没了这个支撑体,产业也无法得以发展。从目前来看,学校与企业还不能达到真正的无缝连接,学生毕业往往要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培训才能真正上手干活,而培训的投入又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毕业生们又往往在企业接近了半年或一年的培训后就跳槽走人,这使得企业在发展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而随着校企合作的越来越紧密,企业的培训任务也越来越重。黑龙江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雷国华告诉记者,实行校企合作后,学校对双师型队伍建设的要求很高,系里要求40岁以下的老师都要到企业中参加培训,每年每个老师都要在企业中有1个月的实践时间。薛杨说,在软件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NET、Java等语言都是每半年到一年就更新一次,所以各种各样的培训总是接踵而至。

      在省教育厅所做的《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显示,在调研的36家服务外包企业中,企业总员工数为6402人,企业最大规模为1600人,最小规模为15人。除黑龙江伊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1992年成立外,其它公司都是2000年以后成立的,多属股份制和民营企业。这样的一组数据说明,我们的服务外包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薛杨认为在这样的阶段,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各种扶植力量。虽然现在国家为与企业签约一年的大学生可拿出4500元的培训补贴,但细细算来,这笔钱也只相当于我们为大学生发的2到3个月的薪水。现在无锡、广州等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都给出了配套的培训补贴政策,他盼望着同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哈尔滨和大庆也能早日出台这样的政策。

      与补贴比起来,培育造血机能更为重要。薛杨还建议我省将本地的业务拿出来给自己的服务外包企业来做。黑龙江有许多知名的大企业,比如哈飞、哈药,如果我们本土的服务外包企业获得了这些企业的项目,我们也可以以此作为敲门砖,打开外埠市场。

      黄虎杰告诉记者,目前服务外包分为3个层次,商业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在第一个层面我们提供简单的数据录入服务;在第二个层面我们可以根据录入的资料,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在第三个层面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企业的架构提出合理的建议。随着知识附加值的增加,利润空间也会不断加大。东软集团就在十几年里为东北大学创造了几十个亿。如果能做到后两个层面,一切的付出都会值得。并且,服务外包企业讲的就是规模效益,倘若发展得好,它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出数以万计的岗位。

    上一篇:20个服务外包示范市共同打造中国服务国际品牌
    下一篇:南美洲一服务外包基地落户江苏东海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育人用人“天平”莫失衡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