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时,成都的小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来到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全球4个国家23个仓库和公司的安保工作,便由他和他的同事承担了起来。
小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屏幕。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家美国仓库的监控信号发生中断,监控录像一片漆黑。小马立即向主管经理报告。4分钟后,美国当地技术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对故障进行排查。
“这是我们提供的远程智能监控服务,是公司物流链服务外包的组成部分。”SYNNEX(中国)全球服务外包中心远程监控中心经理周挺介绍:“在夏季美国与北京存在12-15小时的时差,当美国员工休息时,他们的某些工作就可以由我们来完成。这样的服务外包能够大大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事实上,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将服务外包喻为“碾平世界的第五辆推土机”。如今,这辆“推土机”正在中国加快行进的步伐。
中国服务外包业逆势增长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调研报告,全球财富1000强中95%以上的企业已经制定了服务外包战略,预计到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表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将把更多的业务外包给低成本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江苏省润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周红卫对此深有体会。金融危机之下,2008年,公司依旧实现了营业额翻番的目标,来自美国的订单不减反增。
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尹洪涛介绍,目前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已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大产业集群。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今年6月,全国服务外包企业共6673家,从业人员121.5万人,2005年以来,累计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35.1亿美元。今年1-6月,全国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406家,新增从业人员29.7万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
世界服务外包离不开中国
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一边是我们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另一边却是跨国企业想转移非核心业务到中国时急需人才,我们希望两头能连接上。”商务部相关人士表示。
服务外包为二者搭建了绝佳的桥梁。按照商务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划,我国将于今后5年内(2009-2013年)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
科尔尼中国研究中心指出:“中国和印度有许多的类似之处。两个国家都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储备,和美国、日本相比,有更多的劳动力成本套利机会可利用。”而据普华永道的一项分析,相比印度,中国服务外包的成本要低37%。
数据显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年轻IT人才队伍,2008年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就有35万。中国瑞士商会前主席埃尔钦汗据此评价:“世界服务外包离不开中国”。
中国政府看到了其中的机遇。今年商务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专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央财政给予企业不超过每人4500元的培训支持。
中国服务,机遇与挑战并存
不过,与当前全球服务外包第一大国——印度相比,中国服务外包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承包金额、企业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上,都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印度承接服务外包金额422亿美元,是中国的9倍。
科尔尼中国研究中心在《2009科尔尼全球离岸服务目的地指数》报告中指出:语言能力的缺陷以及制造型的经济,是妨碍中国成为印度一样的离岸服务大国的主要原因。
此外,中国软件外包行业依然呈高度分散的格局,缺少与世界顶级企业规模相媲美的大型企业,也尚未出现一家服务外包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国内企业,这导致我国不能有效地获取大型外包和集成项目。
对此,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曾公开表示,发展服务外包本身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早期接受外包,就是做代工。我们提出发展转型,就是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自己的专有技术,这样就使得我们的增长不是靠物质资源的投入和资本的投入,而是靠我们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的提升。
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国务院办公厅今年下发了《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批准北京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在20个试点城市实行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实,在未来5年内,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有望出现一次从量到质的巨大转变。
(责任编辑: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