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深圳银监局局长刘元
证券时报记者罗克关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令金融业前后台分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也让各城市看到嵌入全球金融产业链条、分享行业辐射效应的诱人前景。而作为国内法人银行和外资银行相对集中的深圳,在这一大背景之下能有何种作为?
深圳银监局局长刘元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详细阐述了其对深圳建设银行业后台服务基地的独特见解。刘元认为,面对国内后台服务基地的竞争态势,深圳在这一领域应注重实效,在立足自身产业结构特点的情况下有所侧重,并分步实施。
深圳具有良好运营环境
证券时报:在珠三角区域,目前已经有广州萝岗、佛山南海、东莞松山湖等地提出了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目标。不少学者认为,与这几个地区相比,深圳目前的土地供应及土地成本很难支持其做大金融后台,您对此怎么看?在银行业的后台服务中心建设上深圳具备哪些独特优势?
刘元:深圳一直非常重视金融产业的发展,在整个深圳市产业战略规划中也对金融产业做出了相关规划和安排,比如专门划出相当区域的土地储备,为金融后台基地建设预留了发展空间,这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市是难能可贵的。
商业银行后台服务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对科技配套服务要求比较高,银行后台服务主要包括银行信息技术外包(ITO)和银行业务流程外包(BPO),都必须依托基地雄厚的信息技术实力,这一方面深圳具备其他城市很难企及的明显优势。
而作为国内法人银行和外资银行相对集中的城市,深圳良好的运营环境也吸引了大批银行后台服务机构进驻。目前,招行、深发展等国内银行在深圳设立了12个不同类型的后台中心;外资银行中除了永亨、大新、华商等四家法人银行总行将其主要操作中心设在深圳外,渣打、恒生、东亚和汇丰4家法人银行分行在深圳设立了10个后台服务中心;此外,股份制银行中的民生、兴业和中信等银行也开始陆续将其部分后台中心迁往深圳。这些后台服务中心的进驻和顺利运行,为深圳后台服务基地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后期进驻的各类后台中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建立第三方后台服务平台
证券时报:深圳未来在金融后台方面有哪些方面可以突破?我注意到,您设想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架构,重点放在了吸引城商行以及中小银行入驻之上,着眼点在于这些机构难以独立支持后台的搭建和维护,为何有这样的考虑?
刘元:可以突破的地方很多。比如,我们可以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把从事非核心业务的后台服务中心在独立化的基础上实现法人化运作;针对部分具有规模优势的后台服务中心,如档案管理中心、金融物流中心等,还可以探索多家银行联合成立独立的第三方后台服务平台方式,以会员制、有偿服务的方式进行运作。在产业配套上,市政府可以根据行业和技术细分结果,一方面有意识地引导技术供给能力比较强的产业企业与现有各后台中心形成有效对接,同时对部分供给能力不足甚至空白的领域,要加大培育和引进力度,尽快培育和完善后台服务基地发展需要的产业链条。
鉴于国内后台服务基地的竞争态势,深圳银行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必须注重实效,绝不贪大求全,也要避免低水平竞争,更要主动争取,积极引入。从吸纳对象来看,主要有三类:一是国内大型银行在华南区域或在珠三角区域的后台服务中心;二是部分跨区域经营的中小商业银行后台服务中心;三是港澳台资银行全球性的后台服务中心。
之所以将目光锁定在吸引中小银行之上,是因为对中小银行而言,单独建设并维护一个后台中心成本很高,因此深圳可以尝试规划统一的后台服务基地,为全国中小银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套的后台服务业体系,培育与银行业后台业务相链接的完整产业链。
打造培训中心
证券时报:由于深圳银行市场竞争充分,因此技能培训基地具备实践”优势。但从技能培训看,前台员工的上岗培训由于门槛较低,集中于深圳的可行性并不高;而由于毗邻香港,高端的培训服务也面临直接的竞争,对于技能培训中心的构想您是否有一些更加具体的建议?
刘元:之所以提出打造培训中心,出发点就是深圳目前高度竞争的银行业市场。深圳作为国内金融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中外资银行,大中小银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乃至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都在这相互交错,因此给培训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深圳打造银行业技能培训基地基本可以覆盖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所需的各类岗位技能,以及在风险管理和业务拓展中的各种案例,充分满足银行的各类培训诉求。此外,由于培训充分贴近市场,体现实战要求,可以避免以往在人才培育中过分强调理论训练、过分依赖大学资源的缺陷。此外深圳与香港仅一河之隔,借助深港合作的平台,可以很便利地引入香港专家、学者和资深从业人士前来讲学,培训视野能够与国际保持同步,更好地体现本土化与国际化兼顾的培训理念。
具体的建议包括:一是做大做强招银大学、平安学院等依托大型金融机构成立的培训基地,探索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模式,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培育本地品牌;二是政府扶持、联合部分有意向和实力的中小银行,以合资参股方式成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机构,在以低成本价格满足股东学员培训需求的同时,鼓励其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半市场化运作;三是银监、同业公会等向市政府争取土地和全额资金支持,成立面向深圳银行业、完全封闭运作的培训基地,一方面服务于全市大规模培训需要,另一方面重点服务于实力较弱、培训需求零散的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