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级推行减法” 服务标准实行加法”
秦淮区探索主体重塑、服务外包”社区管理创新之路
瘦身”:政府减少管理层级,为民办事 一门办结”
昨天,在蓝旗新村社区,居民李大爷在办理低保申请手续。没想到在市民服务中心,办理会这么顺利,工作人员告诉我,一个星期就可以办下来。”李大爷说。
据了解,按照流程,以前办理低保先到社区居委会申请,社区居委会再将材料汇报给街道审核,街道审核后还需将材料提供给区民政局,然后再一个循环从民政局到街道办再到社区居委会,需要1个月才能批下来。
居民办事环节多、流程繁、程序复杂,办一件事要从社区、街道再到区流转,非常不方便。”区民政局副局长曹金海认为,政府要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社会管理与服务关口必须前移、资源下沉。
为此,去年以来,该区撤销街道科室设置,建立党政综合部、经济发展部、社会管理部、城市管理部和市民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形成四部一中心”街道新体制。
曹金海告诉记者,该区在7个街道建立了9个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以一收一放一移”的方式,逐步整合归并区、街、居的行政职能,把社区原本承担的27项职能回收,区级下放16项职能,街道平移35项职能,实现为民办事由区街居三级流转”向中心一门办结”转变。
建立街道市民服务中心,把原来分散在每个社区的8个服务柜台,归集到中心8个窗口,政府通过"瘦身",降低了行政成本。”曹金海说,开展一门式服务,居民只需进一个门就可以办成所有事,简化了流程和手续,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强身”:社会组织整体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开全国先河
退休职工要去社区拿退休金,孤寡老人可以去社区办的食堂吃饭,失业人员则会在社区的帮助下成功就业……谁也离不开社区的服务。
您好,需要什么服务吗?”昨天,在蓝旗新村社区社会工作站,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让记者有了家的感觉。
据了解,蓝旗新村社区原来由居委会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现在是由一家社会组织来完成的。今年3月18日,大光路街道与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签约,由其承接蓝旗新村社区社会工作站,迈出了社区服务外包的第一步,开全国先河。
该中心负责人刘晓平告诉记者,原来社区由10个人做的事,现在中心7名社工完成,主要协助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开展民政、计生、卫生、劳动保障等公共服务。每一个社工都是一专多职的,也就是同时要做好A岗和B岗,一人多岗,一岗多责,居民来办事,都有人接待,以前推诿扯皮的现象没有了。
我们负责社区3387人的社会化管理工作,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不过收入也相应提升了。”刘晓平说,现在社工与社会组织签订协议,竞争上岗,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激发了,以前社工福利待遇吃大锅饭”的现象不见了。
据介绍,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的同时,晓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还根据社区居民不同诉求,在帮扶救助、人文关怀、精神慰藉、矛盾调处等方面,运用专业社工理念开展个案服务。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社区工作者,自己的努力,不仅受到居民的尊重,也得到了党政部门的重视,我们忙碌并快乐着。”刘晓平道出了社区工作者的心声。
健身”:社区居委会逐渐回归自治本色,服务居民零距离
在曹金海看来,推进公共服务方式社会化”,改变了以往政府直接包揽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把社区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政府逐步退出公共服务,变服务提供者为指导监督者。自从社会组织承接了一部分政府公益性服务后,居委会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居民自治。
社区居委会是居民的"头",又是政府的"腿",两者都重要。以前居委会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成了政府的"发言人"。”蓝旗新村社区居委会主任赖燕说。
现在,居委会成员每天可以抽出一两个小时去社区里看一看,进行日常巡查,甚至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真正变坐等接待为主动上门服务,为居民提供贴近、贴身、贴心服务。
小区的水管不知为什么突然爆裂了,赶紧通知了网格管理员,不到20分钟,维修人员就赶到了”、母亲去世后,通知了居委会,他们很快就赶来了,忙了一个晚上”……在社区,居民遇到困难和麻烦,社区都会派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据介绍,该区的居民自治组织网格触角延伸到居民楼栋、单元,为动员居民、组织居民建立了畅通管道。同时,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和社区党委(总支)—网格(片区)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三级组织网络,实现党的建设与社区居民网格的无缝对接。
现在只要是涉及到老百姓利益的事情,社区都最大程度地遵照老百姓的选择,让老百姓参与进来自主决定。”原白下区的居民说。
社区很多小区都是以前的单位宿舍,没有物业,管理难度大。”赖燕说,自从社区推行居民自治,发挥居民力量,社区不再那么难管理了。
曹金海说,只有了解民情,解决民情,居民才能相信你。让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增强,就是要以心换心,才能让居民主动参与到和谐社区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