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湛匀妙语》的节目上,著名经济学家、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陈湛匀教授就金融外包市场未来”发表演说。陈教授提到:关于金融外包,这种细分行业是否存在?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可以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找到答案。波特认为并非构成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只有特定的也就是战略环节才创造价值,这种形成的竞争优势是决定资源利用方式的基本变量。与其他行业相比,由于金融机构受地理空间位置约束性较弱,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与非战略环节很容易分离,这就使得金融业非常适合外包。
以下是陈教授的部分观点实录:
《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13年07月06日发表成长的烦恼:杭州金融外包之都”梦徘徊”:
2008年,意气风发的杭州发布了《杭州市服务外包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有别于其他20个服务外包城市的定位,杭州要将自己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
事实上,杭州在打造金融外包城市上不遗余力。自2009年起,杭州已经举办了4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每年,杭州市政府将掏出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支付为期4天的会议费用。
不过,几年过去了,杭州金融外包之都的理想还未照进现实。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有一股不外包”的思潮。虽然,离岸外包的业务规模在增长,但如IBM、微软、花旗银行等公司都只是发往它们的中国公司。这样就使得第三方外包公司有的没有活干,有的只能从中国公司接单。
中国的金融外包公司只能从IBM、日立、埃森哲这样的总包公司接包,并且,它们往往再从其中国公司转一次手。最后,拿到1000万美元以上的单子都很少,大部分是在百万美元级别,甚至更低。
举例来说,总包方接了1亿美元的单子以后,往往喜欢分成10个-100个细分的单子,承包给几十个分包商。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中间利润,另一方面更好地管控服务商。
西方不亮东方亮。近两三年,中国国内的金融外包年均增长超过50%,那些嗅觉灵敏者早就调转了自己的方向。
简单而言,金融外包分为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其中,ITO分为设计、开发、编程、测试等阶段。而BPO则由呼叫中心、影像处理、应付账款、基金管理、索赔支付等低中高阶段的业务组成。在初级阶段,大家还可以靠拼人力成本,但到了高级阶段,根本无法完成。
目前,中国的金融外包几乎没有BPO,但其是利润高的业务。借着基本的影像扫描、文字录入,可以更多地了解客户业务,提供更多的服务。据了解,国内不少企业已经设立了呼叫中心、进行影像处理等业务,就是为了试水BPO。
中国的服务外包与印度已经明显拉开了差距,做国际市场,不可能做到上游。”钟明博告诉记者,要想往上游走,那么必须派人常驻客户身边,而印度早就开始布局,在接包国际市场上,中国无法与印度较量。
做总包可以快速提高利润率。总包都是和发包商直接联系,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接单金融少则千万美元,多则上亿美元,在外包产业链中利润是最大的。”
关于金融外包,这种细分行业是否存在?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可以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找到答案。波特认为并非构成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只有特定的也就是战略环节才创造价值,这种形成的竞争优势是决定资源利用方式的基本变量。与其他行业相比,由于金融机构受地理空间位置约束性较弱,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与非战略环节很容易分离,这就使得金融业非常适合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