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的情绪是静态的,没有任何可商榷的余地。因此,如果我们想诚实地将它们表达出来,就必须有一说一。这样太可怕了,还是不表达为佳。
其实,我们的情绪都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而我们的感知是可以协商并进而改变的。当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发生改变时,我们的情绪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于是,我们在表达情绪之前,先学会审视你的情绪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改变情绪的唯一途径就是改变我们的想法。正如我们在内容层面的沟通中所看到的那样,我们的想法常常会被误导,而误导的因素和方式是完全可以为我们所预知的,这正好为我们审视自己的情绪奠定了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审视自己对事情的认识。我们究竟是怎样认识事情的,引发了我们哪些感受和情绪?在对事情的认知中是否遗漏了什么?他人的认知又是怎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对他人想法的了解逐渐增加,我们的情绪通常也会随之改变。其次,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自己对他人意图所做出的种种假设。我们对他人意图所做出的缺乏根据的假设,究竟对我们的情绪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我们对他人观点的看
法,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感受的呢?我们自己的意图又是什么?促使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行为会对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呢?而这些影响是否会改变我们的感受或情绪呢?
最后,我们应当考虑责任划分体系。我们是否能够发现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责任?我们是否能够不受指责欲望的干扰,客观地指出对方的责任?我们是否知道事件双方的责任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才最终导致了矛盾的产生?而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情绪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并不需要一一给出答案。但对我们而言,能够提出这些问题并仔细思考,同时从各个角度观察我们的情绪,这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我们的思考卓有成效,如果我们诚实面对,如果我们能本着公正公开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情绪就必然会发生改变。
当你发现了自己的情绪,并审视了它之后,你现在所面对的任务就是决定如何处理剩下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已经清楚地表达了情绪,却依然表现得十分情绪化。每当这时,我们就会感到很困惑。事实上,情绪和情绪化并不能画等号。你可以平静地表达情绪而无须表现得情绪化,你也可能会表现得很情绪化而谈论的内容其实与情绪无关。巧妙而清楚地表达情绪需要深思熟虑。以下的3条指导方针可以帮助你消除内心的焦虑,完成一次高效率的沟通。
1、就问题论情绪
像布莱特一样,把所有面临的问题都列出来,然后逐个按问题去发现自己的情绪。
2、全面透彻地表达情绪:一个都不能少
让我们重新回到布莱特的故事中,如果布莱特不单单只是表达愤怒,把一句简单的妈妈,你快要把我逼疯了换成更加全面的情绪表达,跟他妈妈说:每当你问我工作找得怎样时,我真是百感交集,我感到气愤。我想那大概是因为我已经跟你说过很多次不要再问了,可是你却总是那么锲而不舍。不过,我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我有信心一切都会变好。我明白你寄期望于我,也很关心我,但是请给我时间好吗?
当母亲问他为何不能在找工作时表现得积极一点,而不是仅仅对她说不要烦我时,他可以回答说:对我而言,和你谈论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无论何时,只要一想到它我就感到无比羞愧,我觉得自己辜负了你的期望,又或者我觉得自己正在浪费生命。
布莱特将他和母亲的沟通引到了一个更深更复杂的层面,并且为母亲提供了思考的信息。借此,她将对儿子的行为动机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她也会更加清楚自己的行为对儿子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全面透彻的情绪表达也许并不会化解沟通中的矛盾,但却能消除其中争吵的因素,让沟通双方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他们将会发现一种不同于以往但却更加高效的沟通方式。
3、认可他人的情绪
认可他人的情绪是一个不能被忽略,也无法跳过的步骤。对任何关系而言,认可他人的情绪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那些困难的沟通中,情况更是如此。
认可他人的情绪是让对方知道你很在乎他们的感受,也正在努力地理解他们。你可以说:这听起来对你很重要。
有时候情绪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解决了情绪问题也会随之解决;但有时候,尽管情绪很关键,但却并非是问题的全部,还有自我意识层面的沟通在影响着我们与他人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