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及其逆反心理的形成
一、从众的倾向 :
从众的倾向是自我中心观念的对立面,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在知觉、判断、信念和行为中表现出与群体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
一位名叫福尔顿( Fulton)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氮的热传导度。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了它,难免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中也测出了固体氮的热传导度,测出的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以后,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尔顿听说后以追悔莫及的心情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福尔顿所谓的习惯的帽子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引起从众的因素如下:
1)一般来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
2)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即一个人处在信息模糊或者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3)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3个方面。一般来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女性比男性容易从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从众表现有一定的差别。就个人产生从众行为看,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从众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可阻碍独立性的培养,抑制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影响到集体事业的完成,导致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完成群体的目标,有助于个体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等不当的从众行为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危害的,会阻碍职校生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导致成长缓慢;而正确的从众行为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宿舍效应和班级效应这是良好群体中的积极行为。当一个宿舍或班级形成良好的风尚时,对宿舍和班级的影响是积极的,成员不自觉中受到好风尚的熏陶,就能够形成整体的鞭策力,使得成员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庸俗的从众行为则会导致不良的班风和校风。
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一味地从众或全部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二、过分的独立和依赖心理
职校生所处的阶段即为埃里克森CE。H。 Erikson)所描述的第6阶段,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一方面,职校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应有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当应激事件出现时,却又盼望亲人、老师、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另一方面,职校生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他们迫切希望摆脱约束、追求自立的同时,却又不可能真正摆脱家长、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于某些独生子女来说,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这种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就会表现得非常突出。
多数职校生表现出了自立自强、独立思考、善于明辨是非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这是其成熟的体现。独立意向可以当做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自我完善的标志之一。但少数学生的自主独立过分,要求独立的心理意识太强,甚至以孤独为荣。
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对立面。不辨是非地处处与学校、家长、同学作对并以此为荣。这部分学生是混淆了独立和孤立的概念区别,将积极的独立等同于消极的孤立了
三、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又叫控制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是人们由于受某种原因的影响而产生对某事物(内容和形式)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心理状态。
在青少年中常表现为不接受教、不听话,常与老师家长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宣传工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则消极对待、蔑视对抗等。
某高中学生晨晨,染了一头黄头发,黄头发中间又夹染几撮红头发,还喜欢穿新奇的服装,他知道这些为父母及老师所无法接受,但每当看到父母或长辈瞧见自己这般模样时的表情和表现出来的嗤之以鼻,他就洋洋得意,犹如自己打了胜仗一样。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建立过程: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会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一般来说在以下3种情况下,容易诱发逆反心理:
1、强烈的好奇心
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进行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逆反反应。
2、企图标新立异
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中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3、特殊的生活经历
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怪僻。这种在特定条件下,其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经常性地左右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逆反的实质是表现个性的自我,寻求自我肯定,部分学生为了抵抗和排除在他们看来是压抑自己的外在力量,表现出符合年龄段的逆反心理是正常的,但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发生,逆反过度,就会构成一种狭险的心理定势,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某些逆反倾向严重的青少年也常对此津津乐道,或在心理上为自己的怪异行径寻求科学的根据。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精神萎靡等。逆反心理的深度发展还会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