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在企业融资成本高居不下的当下,国务院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为企业减负,无疑利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年初以来,国务院接连出台了不少政策,不管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还是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不管是简政放权给企业提供便利,还是扫除社会资金进入壁垒,这一系列政策都是试图给企业提供真正的便利和实惠。然而,在许多企业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有不少企业反映,阳光雨露”总是看着美好,却落不到他们的头上。
其实细细分析,国务院这几年出台的政策可谓细心和全面:简化行政审批、进行企业税负减免、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扫除民资进入壁垒……国务院是下定决心要为企业更好发展营造好环境的,但在落实过程中,部分地区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天线”和地线”之间还是差了最后一公里”。
要打通企业享受好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强落实”,首先应该打破低效率和不公平现象。国家此前提出的家电下乡政策,旨在鼓励民间资本竞争,但在东部某发达地区实施过程中却遭遇重重障碍。当地一位基层干部说,家电下乡要求参加的企业进行招投标申报,但是只给两天时间。招投标需要的材料很多,就两天时间怎么够?对中小企业来说,盖章都来不及。”
节能减排、家电下乡是好政策”,但是对很多小微企业来说其实是被排除在外的。因为门槛太高,看着是利好,但其实很难够得着”,反而让更多的大家电企业挺进到一些农村市场,这使得中小企业,尤其民营企业压力更大。
做到强落实”,还需要行政障碍退出得干净和持久。经过多年发展,在行政垄断和国企垄断下,相关部门的行政规章、制度、审批程序太多,设定种种条条框框,大量玻璃门”弹簧门”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经济规则之一就是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各司其职,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线,将市场的真正归还给市场。在近年来出台的一些政策中,看得见的手退出”迹象已经显现:简化行政审批,让各个部门不再是管家”,而是服务者”;数次提出多设路标”少设路障”,为民间投资参与市场竞争松绑开路”。
除了退出彻底,还需要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由于政策不稳定造成的惨痛教训令一些民营企业家至今记忆犹新。在石油分销领域,以前浙江一些民营小加油站、小分销企业数量比较多,现在多数已被收购,或者因为提高门槛等因素退出了;在钢铁领域,本世纪初期民企曾大规模进入,现在几乎都折返。
要做到强落实”,还应培育真正适合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环境,比如金融环境。中小企业融资是世界性难题,除去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直接融资占比太低是很大原因,大银行为此背上了吸血鬼”罪名。
客观来讲,大银行不愿意也没有太多精力为大量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也是常情,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大银行向中小企业倾斜并不能起到真正作用。关键在于构建多层次金融生态,让中小型金融机构服务小企业,在市场引导下,各类金融机构各归各位,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