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营销靠打电话,马云成功靠地推。这在业内不算秘密,但对于已经把互联网神化的大众来说,这或许有点难以接受。
互联网界有个说法,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马云建立有庞大的运营队伍,这支队伍最初主要是地推队伍。马云可以称之为中国电商的“地推之王”。
新型企业,靠传统营销手段成功。这可能是出乎很多人意外的常态。之所以说是常态,主要是在互联网还不普及时,是无法用互联网普及互联网的;之所以说出乎意外,是因为超出了多数人的想像。
不仅仅是马云,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有一支庞大的地推队伍。不理解地推的重要性,就很难说真正理解了互联网。
电商凭啥需要地推?
做电商,有一个致命的指标,即流量。没有流量,电商就只是个背街门面,没有任何价值。
什么是流量?这与传统商业的客流量是一样的,进店客户数量就是流量。只不过电商的流量反映在线上。
流量从哪里来?一个来源是线上,一个来源是线下。
当马云最初做淘宝时,谁知道淘宝?所以马云只有靠地推,建立一支庞大的地推队伍,告诉人们怎么进去。软银的孙正义最初投资马云的1000万美元,基本上都是花在地推上。
有了地推的基本流量,马云就可以进行线上炒作。所以,马云是既会做线上推广,也会做地推的人。
现在,比流量更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流量成本。新电商的流量成本已经超过100元,有的已经到了200元。所以,很多人已经做不起线上推广了。然而,对于那些靠风投烧钱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到了对流量如饥似渴的程度了。
地推,现在看来流量成本比线上推广还低,只不过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地推队伍,地推的速度比较慢而已。
农村电商更需要地推
淘宝、京东都在做农村电商,他们做农村电商都有一个特点,也是与城市电商不同的显着标志,就是有“代购”。因为农村智能手机普及率低,再加上农村留守人员以“38(妇女)61(儿童)99(老人)”为主,即使有智能手机,也是以通话为主。
“代购”的主要角色就是地推,同时也是流量入口。
如果说城市电商是消费者在网上直接下单的话,农村电商则是由“代购”代为下单。当然,“代购”要说服农民下单,就要做地推。
“代购”设在乡镇和村里,否则,农民下单很不方便。为了管理“代购”,淘宝和京东就要在县城设一支队伍,管理“代购”,并且解决物流问题。
如果说城市电商是“去中间化”的话,农村电商则是在去掉传统中间商的时候,又建立了新的中间商。
传统农村渠道结构是:厂家→县级批发商→乡镇或村零售店→农民。
农村电商的渠道结构是:厂家→县级“代购”管理队伍→代购→农民。
大家看一看,似乎农村电商的渠道结构与传统电商是一样的,但其实是不同的,因为农村电商是垂直一体化的渠道体系。
农村电商的渠道结构,说明地推是做农村电商绕不过去的坎。
农资电商离开地推玩不转
淘宝、京东做农村电商需要地推,农资电商是农村电商的一个特殊领域,同样需要地推,并且对地推的依赖度更高。
首先,农资是特殊商品。农资销售,相当于开医院,卖的不是药,是处方,技术含量高。
其次,农资销售不是卖产品,是卖综合服务。比如农药种子,是不是有种肥同播机配套;农药,是不是有打药机配套。这是线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三,农资的风险高。种子有绝收的,农药有药害的。这些都是风险。
农资电商即使是线上下单,线下的服务也必不可少。这些,离开地推都玩不转。
更重要的是,采用“代购”模式,养活一个“代购”也需要足够的基本销量,要完成基本销量,必须在短期内发动足够多的农民。这些工作,就是一个线下推广工作。
可以说,没有地推,农资电商就是空中楼阁,好看不管用。
农资电商,谁来做地推?
如果说农资电商做地推,谁也绕不过的话,那么,谁来做地推呢?
淘宝、京东的做法是另起炉灶,新建队伍。这是淘宝惯用的做法,以新队伍“倒逼”传统渠道。也许经过几年,传统渠道醒悟了,做农村电商的仍然是传统渠道。
农资电商,14年启动电商的企业,没有强大的线下渠道,而线上流量又很少,被迫新建地推队伍。新建地推队伍,以农资行业外人员为主,因为业内人士不接受。
15年启动电商的农资厂家,很多已经完成了对渠道商和零售店的改造,把传统渠道改造成具有O2O功能的终端商,既能做线下,也能做线上;既能做传统销售,也能做电商地推。
当然,改造传统渠道商和终端,不仅仅是功能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渠道关系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渠道关系的变化,以过去农资销售单一品牌集中度很低的现象,没有任何一个厂家愿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