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毫无政治经验的特朗普为何逆袭?
      

    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的结果揭晓,唐纳德·特朗普力克希拉里·克林顿,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

    在很多人看来,这一结果出乎意料。因为从最初特朗普宣布参加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时起,人们就不看好这个“不靠谱”的特朗普。然而,当特朗普一步步从初选胜出、确定参选,到举行竞选集会、参加电视辩论,人们越来越无法忽视特朗普的实力以及他的号召力。被主流媒体一致抨击的特朗普,最终在焦灼的选情中胜出,这恐怕让很多人意想不到。

    不过,特朗普之所以能够胜选,其实也有很多情理之中的因素。这不光关乎他个人的特质,或许美国政治在新型社交网络时代的深刻变化,以及人们多年积攒的对现实政治改变的诉求,也为特朗普的胜选埋下了先声。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一起来看看网红特朗普是如何成功的。

    与政客希拉里相比,特朗普有显著的差异化优势

    作为竞品,希拉里和特朗普面对的是相同的目标市场群体。虽然打广告把自己夸得天花乱坠,但还没当选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们才是更对自己有利的总统。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者的产品质量都是一样的未知状态,相当于产品性能的同质化。

    那么,此时决定用户选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产品的差异化特征。苹果手机为啥卖得好,而很多国产手机品牌近年消失了,主要原因就是苹果手机有着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如流畅的系统、丰富的应用、时尚的设计等,而国产手机很多完全同质化。同理,如何在一堆候选人中,让选民一眼辨识出自己来,也成为特朗普们的成功关键。

    表面来看,希拉里拥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曾有望成为第一位美国女总统,遗憾惜败于奥巴马。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的身份引人注目,希拉里能力出众,是个非常优秀的人,获得评价非常高,以至于有人甚至称她为近10几年来担任美国总统的最佳人选。

    但在选民看来,她和以前其他的总统候选人太像了,高学历、能力强、精英阶层,除了性别不同,希拉里并无显著的差异化特征。

    但在特朗普身上,我们看不到很多传统政客所具有的刻板化的特质,比如巧言令色、模棱两可,或者习惯于在公众面前自我束缚、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如果我们不能用“一股清流”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特朗普,那么他起码也是美国往日死气沉沉的政坛中,一股充满活力的泥石流。或者正像另一个更贴切的比喻:他是一头闯进美国政坛瓷器店的、肆无忌惮横冲直撞的公牛。作为缺乏经验的“局外人”,他对为大多数政客们所熟知的政治规则和话语表达方式完全不熟悉,粗口、大白话、激情亢奋……这些传统政客眼中的大忌,他都毫不顾忌地打破。或许正因为这样,他的另类才赢得了美国民众们的青睐。而在往届的大选中,也确实有“小菜鸟”受人同情信任,而政坛老司机反而遭人抛弃的先例,比如奥巴马在2008年和2012年对麦凯恩、罗姆尼的胜出。

    特朗普大嘴出言虽然有些粗鲁,但实际细想他的政策主张很多还是有道理的。比如他表示要对非法移民采取更严格办法,也不是野蛮极端的一刀切,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其实是对合法移民权益和底层劳动者的保护,切中人们的痛点,此举不但深受低收入白人群体的支持,也得到亚裔等少数族群的普遍欢迎,甚至同根生的拉丁裔选民也多持支持态度。

    与希拉里的传统形象相比,实际政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甚至还不错的特朗普,显然更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因此,令人眼前一亮的特朗普给用户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得以从对手强劲的共和党内一路撕杀出来,一路挺到决赛。

    颇具用户思维,更讨好新生代选民的欢心

    在传统媒体方面特朗普吃尽苦头,先后与各大媒体交恶不说,左派的赫芬顿邮报甚至不顾风度地在头条用脏话痛骂他。就算是本党的右派媒体也很少为他说话,甚至对民主党候选人的丑闻选择无视,让同一阵营的特朗普很是伤心。

    但是,不要紧。社交媒体的兴旺发达,让个性十足的特朗普在新生代选民上获得足够的支持力量。所谓新生代选民,不单单指的是年龄上比较小的选民,而是指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而不是传统媒体来获取资讯的选民。

    蓬勃发展的社交媒体的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在推特、脸书等媒体上引人注目的发言,总是能够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可以说,特朗普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将自己的形象、主张充分地扩散给了公众。无论别人对他的态度怎样,哪怕是在骂他,但其实已经受到了他的影响。把握了社交媒体时代新的话语方式,是特朗普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社交媒体远比CNN和《纽约时报》重要得多。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中年人也成为移动社交的忠实用户。比如特朗普本人就是个Twitter重度用户。新生代选民不但把个人社交圈子建立在社交媒体上面,而且把它当成获取资讯和观点的最重要来源。特朗普平均每月发推370+,日均12条,甚至一般活跃用户也望之兴叹。Twitter已经累计发布和被转发了350万次,运用自己的Twitter账号制造事件,回应那些不认同他的选民,聚拢并沉淀一帮他的支持者。

    特朗普不仅在Twitter大出风头,同样还攻陷了“teddy bear of social media”(社交媒体中的泰迪熊)的Instagram

    特朗普更具有用户思维,知道用户在哪里,他们的偏好和需求,以及如何吸引他们的关注。他的一些政策主张,的确也打动了用户的内心,如前所述不再赘述。专家认可的产品未必是好产品,而得到用户认可的无疑是真正的好产品。

    风险可控,支持特朗普不会造成灾难后果

    很多人认为特朗普是个口无遮拦的人:他不靠谱,他种族主义,他头脑发热,乃至于通过他的各种表现,来对他的精神状况和人格进行分析。然而其实,这些很可能是特朗普故意做出来的表象,因为深谙商业之道的他,明白怎样用最好的方式将自己推销出去、让公众对自己印象深刻。13岁的时候,特朗普的父母就将他送到纽约军事学院,希望能借此引导他,将他的精力与自信用在正确的方向。就读期间,特朗普不光学习成绩出众,并且还曾在多个校队中效力,带队赢得骄人成绩。事实表明,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特朗普,完全具有严格的自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那么这样一个人,又怎会口无遮拦到让人觉得尴尬呢?

    大选其实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同样会存在着投资风险问题。那么投票给特朗普这种“不靠谱”的人当总统,是否是一种高风险投资?

    由于美国总统权力很大,集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军队首长于一体,甚至还可以否议会的法案,应该说风险是可能存在的,但风险性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首先,历任总统的政策与其竞选言论往往都有较大的出入。很多竞选时反华言论很厉害的总统,比如说里根,当选后其实也没有对中国有啥大的不利举动。竞选时为了选票什么话都能说,但当选总统后就必须考虑现实的国家整体利益。特朗普并不一定会像此前说的那样做的那么狠。

    其次,由于美国政体有着比较完善的三权分立制度,加上新闻自由和舆论监督,特朗普的狂言要变成现实事实上几乎没有可能。就像特朗普所说的要在美国墨西哥边境修长城,可能性无限趋近于0

    更重要的是,美国立国两百多年以来形成的民主自由精神根深蒂固,是最强大的制约力量,可以及时制止任何可能使美国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美国社会强有力的纠错能力,是保护国家稳定和持续前进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能选你特朗普上台当总统,也同样能赶你下架。

    既然投特朗普的风险并不算大,属于可控风险范围之内,那么还有啥好担心呢?

    特朗普成功的基础是社交媒体的崛起

    最后总结一下特朗普的成功,出色的差异化优势、良好的用户思维、低风险可控,这样的投资对于用户来说,难道不是一个成功的好项目吗?权衡之下,市场很自然地做出了反应,最终多达50%的美国投资人决定支持特朗普,从而成就了特朗普的逆袭。

    特朗普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个人摆脱传统媒体的依赖为自己发声成为了可能。否则在过去,你不可能想象,没有媒体和党内人士支持的特朗普能影响如此众多的年轻选民。

    传统媒体即使再强大如《纽约时报》等也不过百万级别的用户,而通过社交媒体可影响千万上亿的选民。特朗普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证明了传统媒体影响力的时代的确已经过去。

    从奥巴马当年利用互联网长尾效应众筹选举资金、聚拢粉丝支持,到如今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的胜出,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深远。而再次败北的希拉里,则连续吃了两次未及时拥抱新技术、新思维的亏,实在是很可惜啊。

    很可能你比特朗普优秀,但非常抱歉用户更喜欢的是他,希拉里你出局了,这就是商业市场的自然规律。所以说,我们的传统产业巨头们,一定吸取希拉里的深刻教训,否则类似腾讯市值超过中移动的案例还将不断在其他行业发生。

    当然特朗普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偶然现象,社交媒体的崛起让“网红”当选为总统,不代表以后总统都会从“网红”中产生。毕竟,差异化特征会很快被对手模仿而失去优势,任何产品要成功最终还是要靠产品本身和营销等多方位的努力。

    上一篇:09年服务外包收入二千亿 急需完善通信政策
    下一篇:常熟开通“12345”便民服务热线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毫无政治经验的特朗普为何逆袭?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