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迷路语言不通 热线打遍竟无英语服务
语言上的障碍,让独自逛青岛的马来西亚水手埃塔迷了路。热心的3路公交车司机和调度员无法指路,他们想到了青岛市的热线电话,但令人尴尬的是,连续拨打了多个热线电话始终没找到英语接线员。从晚上7点一直到晚上8点半,埃塔始终无法回到目的地,直到110民警带着懂英语的记者赶到现场,等待了1个多小时的埃塔才找到了返回北海船厂的路。
事件 老外逛街找不到“家”
“在李村公园3路公交车站调度室里有个老外迷路了,我们交流了半天也弄不明白他要去哪。”前晚8点20分许,李沧民警接到求助。记者跟随民警赶往现场,在李村公园3路公交车调度室,记者见到了打电话求助的3路公交司机于师傅和这名外籍男子。这名外籍男子一见民警走来,着急地用手比划着,嘴里说着并不纯正的英语。
记者用英语跟外籍男子简单对话后,得知这名外籍男子叫埃塔,41岁,是马来西亚一名船员。埃塔跟随货轮刚来青岛两天,当天下午1点埃塔独自乘“3路”车逛台东。逛完后,埃塔乘3路车从台东返回,到了终点站一下车发现眼前一片陌生,埃塔傻眼了,只好跟着3路公交车司机于师傅来到调度室。
“我见他下车后东张西望,一脸踌躇的样子,他跟我比划我也不懂,就把他带到李村公园3路公交调度室。”司机于师傅称,在调度室路队的工作人员都过来了,通过用手比划,大家知道埃塔是迷路了。随后,车队调度员先后拨打了114、12345、12580、12366等多个部门公开电话,但没找到一个懂英语的人来给埃塔指路,无奈之下于先生报警求助。
记者用英语问埃塔住在哪里,埃塔在纸上写下一句“There are lots ofships.(那里有许多船)”。埃塔还告诉记者,他乘坐公交车时穿过了海底隧道。这个线索让在场人员有了头绪。“穿过海底隧道,他坐的应该是隧道‘3路’公交。”于师傅琢磨起了隧道3路途经的路线。“难道是北海船厂?”大家试着问了一句,埃塔立即大喊一声“Yes.(是的)”!此时已是晚上9点,隧道公交已停运,民警帮助埃塔联系了一辆车,当晚10时许将他安全送回北海船厂。
调查 多部热线无外语服务
假如市民或外国游客需要英语的应急求助该找谁呢?昨天下午,记者尝试拨打了青岛多个部门的服务热线,结果发现这些热线电话的服务对象仍以本地市民为主,开通英语服务的仅有工商局的12315。“我们只接受英语的消费投诉,要是问路,我们对青岛地形不熟,解答不了这样的问题。”12315热线的英语接线员告诉记者。
记者拨打五星级酒店和银行的客服电话倒是遇到“惊喜”,但也曲折不断。记者昨天下午拨打香格里拉大酒店的总机,询问工作人员能否为外国人提供问路服务,对方称可以做翻译,再找熟悉青岛情况的同事帮忙指路,但对于偶然事件可以,如果是作为公益电话明显不可能。随后,记者又拨打了招商银行的客服电话,对方明确表示因客服在上海,无法提供这种指路的服务。
青岛盼设外语应急平台
青岛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这毫无疑问。马来西亚水手埃塔的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岛城缺少一个外语应急服务的平台。
据了解,青岛并不缺乏外语人才。奥帆赛期间,我市成立了“奥帆赛多国语言呼叫中心”,外国友人可以根据提示语言按键选择自己需要的语言种类,电脑会自动把线路分给相关语言的接线员接听。无论何时拨打16882008,都可以免费咨询到有关吃、住、行、娱、购等多方位的服务。呼叫中心可以提供英语、日语、韩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汉语八种语言的服务。奥帆赛结束后,多国语言中心也取消。在承办各种国际活动时,改为了由高校志愿者组成的外事志愿服务队,但日常并不对外服务。
“其实这是个偶发性事件,但随着青岛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外国人肯定越来越多。当他们在青岛遇到困难时,尤其是自助游青岛的外国人一旦遇到需要救助时,真需要一个平台来给他们解疑答难。”青岛大学社会学教授孟天运告诉记者。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