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400电话
  • 微网小程序
  • AI电话机器人
  • 电商代运营
  • 全 部 栏 目

    企业400电话 网络优化推广 AI电话机器人 呼叫中心 网站建设 商标✡知产 微网小程序 电商运营 彩铃•短信 增值拓展业务
    解决pytorch 模型复制的一些问题

    直接使用

    model2=model1

    会出现当更新model2时,model1的权重也会更新,这和自己的初始目的不同。

    经评论指出可以使用:

    model2=copy.deepcopy(model1)

    来实现深拷贝,手上没有pytorch环境,具体还没测试过,谁测试过可以和我说下有没有用。

    原方法:

    所有要使用模型复制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torch.save(model, "net_params.pkl")
    model5=Cnn(3,10)
    model5=torch.load('net_params.pkl')
    

    这样编写不会影响原始模型的权重

    补充:pytorch模型训练流程中遇到的一些坑(持续更新)

    要训练一个模型,主要分成几个部分,如下。

    数据预处理

    入门的话肯定是拿 MNIST 手写数据集先练习。

    pytorch 中有帮助我们制作数据生成器的模块,其中有 Dataset、TensorDataset、DataLoader 等类可以来创建数据入口。

    之前在 tensorflow 中可以用 dataset.from_generator() 的形式,pytorch 中也类似,目前我了解到的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

    第一种就继承 pytorch 定义的 dataset,改写其中的方法即可。如下,就获得了一个 DataLoader 生成器。

    class MyDataset(Dataset):
     def __init__(self, data, labels):
     self.data = data
     self.labels = labels
     def __getitem__(self, index):
     return self.data[index], self.labels[index]
     def __len__(self):
     return len(self.labels)
     
    train_dataset = MyDataset(train_data, train_label)
    train_loader = DataLoader(dataset = train_dataset,
     batch_size = 1,
     shuffle = True)

    第二种就是转换,先把我们准备好的数据转化成 pytorch 的变量(或者是 Tensor),然后传入 TensorDataset,再构造 DataLoader。

    X = torch.from_numpy(train_data).float()
    Y = torch.from_numpy(train_label).float()
    train_dataset = TensorDataset(X, Y)
     
    train_loader = DataLoader(dataset = train_dataset,
     batch_size = 1,
     shuffle = True)
     #num_workers = 2)
    

    模型定义

    class Net(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Net, self).__init__()
     self.conv1 = nn.Conv2d(1, 6, 3)
     self.conv2 = nn.Conv2d(6 ,16, 3)
     
     self.fc1 = nn.Linear(400, 120)
     self.fc2 = nn.Linear(120, 84)
     self.fc3 = nn.Linear(84, 10)
     
     def forward(self, x):
     relu = F.relu(self.conv1(x))
     x = F.max_pool2d(relu, (2, 2))
     x = F.max_pool2d(F.relu(self.conv2(x)), 2)
     x = x.view(-1, self.num_flat_features(x))
     x = F.relu(self.fc1(x))
     x = F.relu(self.fc2(x))
     x = self.fc3(x)
     
     return x 
     def num_flat_features(self, x):
     size = x.size()[1:] #除了batch_size之外的维度
     num_features = 1
     for s in size:
     num_features *= s
     return num_features

    训练模型那么肯定要先定义一个网络结构,如上定义一个前向传播网络。里面包含了卷积层、全连接层、最大池化层和 relu 非线性激活层(名字我自己取的)以及一个 view 展开,把一个多维的特征图平展成一维的。

    其中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kernel_size),第一个参数是输入的深度,第二是输出的深度,第三是卷积核的尺寸。

    F.max_pool2d(input, (pool_size, pool_size)),第二个参数是池话

    nn.Linear(in_features, out_features)

    x.view是平展的操作,不过实际上相当于 numpy 的 reshape,需要计算转换后的尺寸。

    损失函数定义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optimizer = optim.SGD(net.parameters(), lr=0.001, momentum=0.9)

    模型定义完之后,意味着给出输入,就可以得到输出的结果。那么就来比较 outputs 和 targets 之间的区别,那么就需要用到损失函数来描述。

    训练网络

    for epoch in range(2): # loop over the dataset multiple times
     
     running_loss = 0.0
     for i, data in enumerate(trainloader, 0):
     # get the inputs; data is a list of [inputs, labels]
     inputs, labels = data
     
     # zero the parameter gradients
     optimizer.zero_grad()
     
     # forward + backward + optimize
     outputs = net(inputs)
     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 print statistics
     running_loss += loss.item()
     if i % 2000 == 1999: # print every 2000 mini-batches
      print('[%d, %5d] loss: %.3f' %
       (epoch + 1, i + 1, running_loss / 2000))
      running_loss = 0.0
     
    print('Finished Training')

    以上的代码是官方教程中给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他的思路。

    1.首先是 epoch 的数量为 2,每个 epoch 都会历遍一次整个训练集。在每个 epoch 内累积统计 running_loss,每 2000 个 batch 数据计算一次损失的平均值,然后 print 再重新将 running_loss 置为 0。

    2.然后分 mini-batch 进行训练,在每个计算每个 mini-batch 的损失之前,都会将优化器 optimizer 中的梯度清空,防止不同 mini-batch 的梯度被累加到一起。更新分成两步:第一步计算损失函数,然后把总的损失分配到各个层中,即 loss.backward(),然后就使用优化器更新权重,即 optimizer.step()。

    保存模型

    PATH = '...'
    torch.save(net.state_dict(), PATH)

    爬坑总结

    总的来说流程就是上面那几步,但自己做的时候就遇到了挺多问题,最主要是对于其中张量传播过程中的要求不清楚,导致出了不少错误。

    首先是输入的数据,pytorch 默认图片的 batch 数据的结构是(BATCH_SIZE, CHANNELS, IMG_H, IMG_W),所以要在生成数据时做一些调整,满足这种 BCHW 的规则。

    会经常出现一些某个矩阵或者张量要求的数据,例如 “RuntimeError: Expected object of scalar type Double but got scalar type Float for argument #2 ‘mat2'” 等错误信息。

    可以使用 x.double(),y.float(),z.long() 等方式转换成他要求的格式。

    RuntimeError: multi-target not supported。这个错误出现在损失函数那个地方,对于分类问题肯定是优先考虑交叉熵。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loss = criterion(outputs, labels.long())#报错的地方

    当我batch-size=1时这个地方不会报错,但是当batch-size>1时就会报错。

    查了别人的代码,大家基本都是和官方教程里面写的一样,使用官方的 mnist 数据接口,代码如下。一开始我是不愿意的,因为那样子意味着可能数据格式被封装起来看不见,但是自己折腾成本比较高,所以还是试了,真香!

    train_dataset = datasets.MNIST(root='./data/',
        train=True,
        transform=transforms.ToTensor(),
        download=True)
    train_loader = DataLoader(dataset = train_dataset,
      batch_size = 4,
      shuffle = True)

    打印了一下从生成器中获得数据,看一下 size,发现果然和我自己写的不同。当 batch_size=4 时,数据 data.size() 都是4*1*28*28,这个是相同的;但是 labels.size() 是不同的,我写的是 one_hot 向量所以是 4*10,但它的是 4。

    直接打印 labels 看看,果然,是单个指,例如 tensor([3, 2, 6, 2]) 这样。

    不过模型的 outputs 依然是 4*10,看来是 nn.CrossEntropyLoss() 这个函数自己会做计算,所以他才会报错说 multi-target not supported,因为 lables.size() 不对,原本只有一个数字,但现在是10个数字,相当于被分配了10个属性,自然就报错啦。

    所以稍微修改了自己写的生成器之后,就没问题了。

    不过,如果想要更自由的调用数据,还是需要对对象进行一些方法的重载,使用 pytoch 定义的 DataLoader,用 enumerate,就会把所有的数据历遍一次,如果使用 iter() 得到一个可迭代对象之后 next(),并不可以像 tensorflow 那样子生成训练数据。

    例如说,如果使用如上的形式,DataLoader 得到的是一个生成器,python 中的生成器对象主要有 __next__ 和 __iter__ 等魔术方法决定。

    __iter__ 方法使得实例可以如下调用,可以得到一个可迭代对象,iterable,但是如果不加也没关系,因为更重要的是 __next__ 类方法。

    如下自己写了 __next__ 方法之后就可以看到,原本会出现越界的现象不见了,可以循环的历遍数据,当然也可以想被注释的那部分一样,抛出 StopIteration 来终止。

    a = A()
    a_iter = iter(a)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self.list = [1,2,3]
     self.index = 0
     #def __getitem__(self, index):
     # return self.list[i]
     #def __iter__(self):
     #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for i in range():
     if self.index >= len(self.list):
     #raise StopIteration 
     self.index = self.index%len(self.list)
     result = self.list[self.index]
     self.index += 1
     return result 
    b = A() 
    for i in range(20):
     print(next(b))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pytorch 状态字典:state_dict使用详解
    • 解决pytorch 保存模型遇到的问题
    • 解决pytorch 的state_dict()拷贝问题
    上一篇:Pytorch模型迁移和迁移学习,导入部分模型参数的操作
    下一篇:解决pytorch 保存模型遇到的问题
  • 相关文章
  • 

    © 2016-2020 巨人网络通讯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ICP备15040257号-8

    解决pytorch 模型复制的一些问题 解决,pytorch,模型,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