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个性化保举,可能是整个互联网的毒药。荒谬、拔苗助长、大失所望和高效、振奋人心、名副其实,这几组意思完全相反的形容词,说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Instagram的个性化保举。这个市值一度超百亿、月活跃用户超7亿的社交平台,因个性化保举而受到质疑。
Instagram的内部数据统计显示,人们平均会错过70%的Instagram信息。Instagram的创始人Kevin Systrom力推机器算法的原因就在于,“个性化保举可以帮手用户看到信息流中最好的30%。”
但改版以来,Instagram却屡获恶评,年轻用户纷纷在社交网络上颁布颁发弃用Instagram。个性化保举为什么没能博得用户好感?
个性化保举是如何运作的?
外媒曾经总结过,Instagram的个性化保举基本遵循着7个原则:
相关性:这是个性化保举的最大特点,区别于传统时间排序,同一时间段内,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会出现在更前的位置。用户在近期搜索过、点赞过、评论过的相关话题,更有可能出现在首页位置。
互动性:Instagram宣称,哪怕用户关注了一千个账号,这条原则也可以确保他看到好友的最新动态。因为历史互动频率高的帐号,会被机器自动分类为好友,该帐号的新推送就会被排在更前的位置。
时间轴:虽然个性化保举不再严格根据时间排序,但总体而言,比起3天前发的内容,3个小时前发的内容总是排在相对更前的位置,因为人们总是当下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
热搜度:标签是Instagram上po文的一大特色,大多和近期的热点事件相关。好比#OneLoveManchester,就是英国女歌手小A曼城慈善演唱会的标签,这场演唱会是为了鼓励和支持曼城恐袭的受害者,所有和曼城恐袭相关的po文都可以加上这个标签,相关更新的排位也会更靠前。
分享度:Ins的公开PO文都是可以直接私信转给伴侣的,操作上类似于把公众号内容分享给伴侣,被转发分享得多的po主更有可能排在首页显眼位置。
停留时间:这一点对小视频尤其重要,因为不雅观看时长是视频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完整不雅观看这个行为自己就证明了内容的吸引力,哪怕人们后续并不留言也不点赞。
受欢迎程度:点赞数、评论量、不雅观看量和分享量,都是衡量一条po文是否受欢迎的重要指标,如果一条po文下的点赞和评论数都很高,比拟起一个小时前才更新的却无人问津的po文,更有可能出现在首页,哪怕它是10个小时前发的。
随着Instagram用户不停增多,新内容一定会越来越多,而人们可以浏览的内容越多,每条内容的影响力就被不停削弱。
对广告主来说,更糟糕的情况是,人们愿意花在Instagram上的时间是基本不乱的,这就意味着信息越多,人们错过的信息也就越多。如果沿用传统时间排序,品牌为了抢占用户的首页,势须要连结高更新频率,这对广告主和平台方都是一种负担。
一方面广告主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制作和更新内容,另一方面,个人帐号的更新频率必定比不上团队运作的品牌方,那么Instagram上的内容就将充斥着大量广告,长此以往势必损伤用户体验。
机器算法的引入对平台方、广告主和用户都应是利好政策,但本该实现三赢的改变却获得了两级分化的评价。
个性化保举伤害了谁?
首先对广告主来说,要想被更多用户看到就要发布更高质量的内容,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用户互动,才会提高在用户首页的占据率。
但生产优质内容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反而可能比高频率更新的花费还要大,尤其对于中小广告主来说,时间排序至少可以保证如果他们足够勤奋就会有足够的曝光度,而个性化保举更多依赖于受欢迎程度、互动性等不成控因素,使得他们面对像可口可乐、zara这样的大广告主时,处于劣势地位。
因为大广告主可以集中资源去生产更优质的内容,而不管是粉丝基量还是明星资源,大品牌都在个性化保举的比拼中占据优势。
但个性化保举也并没有完全取悦大广告主。因为性、暴力和死亡永远能戳中人们的痒点,香奈儿的po文可能夹在爆乳美女和灵异照片中间,这种品牌露出不但无法激发购买欲,甚至还会伤害品牌形象,因为人们会将看到爆乳美女和灵异照片时的负面情绪附加到品牌上。
在国内,推行个性化保举的今日头条,就因为首页充斥着“暴打小三”、“吃蝎子”等低俗内容而饱受诟病。这种内容也许可以不停诱惑用户点击,从而增长用户停留时间,但这种停留时长没有价值,难以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