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互联网的浪潮之中,冲击之余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如何拥抱互联网?究竟什么是“互联网营销”?处于差别发展阶段的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要如何针对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互联网营销策略?这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很重要的一些课题。
访谈摘要:橙速科技创始人兼总经理于松龙,先后从事传统行业及互联网行业近十年,,拥有丰富的营销策划和线上线下营销推广的办事经验。从 2013 年创立橙速科技至今,已为数百家企业提供了定制化的互联网营销办事。对于当下传统企业所面对的互联网困境,他又有什么样的见解和看法呢?
橙速科技总经理-于松龙
记者:当下许多外行或者传统企业对于互联网营销的定义其实是比较模糊和片面的,而橙速科技作为一家专业提供互联网整合营销办事的公司,是如何解释这一概念的呢?
于松龙:“互联网营销”其实是两个概念的叠加,可以说是“互联网”+“营销”。其中“互联网”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指的各种平台,包孕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论坛、自媒体以及移动端等等。互联网营销就是将营销融入互联网中,但并不是简单的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互联网这种工具,把企业和品牌想要达到的营销目的释放到市场上去,同时能够通过互联网得到相应的营销反馈,以作为企业再次营销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而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就是通过互联网建设企业的营销办理体系以及线上线下的统筹办理,最终提升企业品牌的营销力。
记者:针对当前的网络环境,企业的(互联网)营销思路会产生什么样的变革呢?
于松龙:从国内和国外的市场现状来看,营销理论其实是跟不上营销自己的实际发展的。包孕现在在思考的意向客户也好,潜在市场也好,还是规划成本也好,你会发现很难从书本上或者固有的营销中找到很强有力的支撑。很多人可能会把一些营销思路、理念、概念融合在一起,好比4P、4C等,同时却没有一整套的输出。所以这么杂乱的整体环境下,我觉得企业真的想要把互联网营销做好的话,关键点还是在于其自己的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找到属于本身的那条路是最核心的。
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在商品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于产品和品牌的认知都更加理性了,这个时候企业需要传递给终端和渠道的,就不但仅是“我是卖什么的”、“能做到什么”,更多的是“除了这些,我还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产品和品牌的精神诉求也更加明确化,在营销包装上更倾向于能够营造出何种印象,因此企业需要基于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提炼产品、品牌的宣传点,既要保证网络营销的纯粹性,同时也要实现营销过程中的关联性。
记者: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互联网化似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您认为这对于传统企业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于松龙: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或厘革,都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喜好,甚至不雅观念,同时也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这样消费群体获得的产品和品牌信息就会大大增加,对于产品的识别度也大大提升。这个过程对一些廉价、低质或者口碑欠好的企业来说绝对是大大的毛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来说,“互联网+”必定是有利于各行业的升级的。消费者通过这个工具可以自然而然的屏蔽掉那些低质、虚假、与宣传不符的产品和品牌,让好的企业更好,差的慢慢被淘汰。现在很多传统行业说互联网化导致他们的生意大大减少了,只能证明他们自己的产品就不够硬。别的我认为互联网文化的融合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现在国家提出的“创新、活力、联动、包容”,这自己就是互联网的文化。
记者:所以说互联网对整个市场其实是能够起到筛选的作用的。当下还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触网”找死,不“触网”等死”,针对这种现象,您是怎么看的?对一些比较守旧的传统行业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于松龙:个人觉得,“触网”等死,不“触网”必死,这自己就是一个伪命题,把互联网过于神话了,有很多传统企业在线下的渠道、营销思路和市场格局是目前互联网取缔不了的。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可以反馈出一个问题,就是互联网能够在短时间内,好比利用 1 年的时间就可能做到传统企业花 10 年才能做到的信息曝光和销售力,我认为互联网是有这个能力的。这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打个比喻,懂互联网的人突然看到传统行业里某个项目或产品很有潜力,他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的建立本身的品牌,占领市场,使得本来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失去大量的市场份额,我认为可以从这个层面理解这句话,但也不是绝对的。至于建议,还是之前提到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产品不过硬的话,触网可能会死的更快。反之,如果产品质量很好,那互联网会促进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别的,如今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不管你想不想,都是必需要去做的。就像吃饭一样,这是生与死的命题,不是生或者死的命题。没有一家企业会因为做了互联网营销而倒闭的,却有很多企业因为互联网实现了发展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