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列强环伺之下,消费金融创业公司还有没有可能突围、如何突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为18万亿。
这一数字来自于一份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陈诉。这份标题为《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的陈诉还显示,与2010年比拟,消费信贷交易规模增长约167%,5年间年均增长超过30%。
从宏不雅观经济来看,中国的消费市场也存在大量的机会,以美国市场为例,居民消费占美国GDP比重高达70%,但是中国,这个比例仅在15%摆布,居民消费杆杠相当低。
消费信贷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着各类机构争相涌入,花呗、借呗、白条等各类分期和贷款产品近年来深度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总体而言,以下三大巨头占领着消费信贷的市场高地:掌握着资金优势的商业银行、具备场景和数据优势的互联网电商巨头、以及“行业正规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而从目前来看,前两大巨头愈发显示出“结盟”趋势,半年时间内,BATJ相继与工农中建展开合作,消费金融业务正是其合作重点。
除此之外,2016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逐步落地,人均20万借款限额间接导致了大量互金平台加速向消费金融转型。消费金融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列强环伺之下,消费金融创业公司还有没有可能突围、如何突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钛媒体为此专访了亨元金融CEO刘韬。亨元金融是一家提供消费分期与现金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2014年,其曾获得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祥峰投资集团战略投资,并于2015年12月完成A+轮融资。
在刘韬看来,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看似呈现出一片红海之势,但却是“近海沙滩上”的红海,再往前一步即是一片深海。能否为细分人群提供“更精准的风控办事,更精准的数据分析,以及更贴身的办事”是创业公司夹缝中求保留的机遇所在。
向共享单车挖掘数据
刘韬认为,数据是金融行业创新的源泉,但数据源——即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同质化倾向是行业遇到的难题。
作为央行征信的增补,第三方征信机构弥补了银行征信信息源单一的缺陷,同时也使征信市场日渐趋近成熟。对于缺乏数据能力的现金贷创业公司来说,第三方征信机构是他们主要的数据来源。
但这些征信机构也面临着同质化的难题,终究,公开容易采集的数据大家都能得到,不容易采集的也都很难得到。
“在数据源相似,数据处理的方法论又很难实现创新的情况下,创业公司是很难实现差异化创新的。”刘韬说道。
在这种情况下,共享单车的出现提供了刘韬新的思路,人的出行轨迹借此已经可实现全面数据化,海量出行数据或许也可以成为绘制风控画像中的重要一笔。据刘韬介绍,在通过用户授权获取查询密码之后,平台即可通过爬虫技术获取借款人出行数据,通过对于地理位置、骑行时间等信息的分析,判断借款人的信息是否靠谱——前提是,借款人至少已在共享单车平台持续使用6个月。
其实,共享单车公司自身也正在意识到出行数据背后的价值。本年4月,摩拜单车对外推出了其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魔方”,但目前其作用也仅限于运营调度层面。
与此逻辑类似,滴滴、饿了么等平台的用户数据也被加入了参考维度。刘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每天点20块外卖和50块外卖的人,他们的信贷额度一定是差别的。”
值得注意的是,刘韬并不认为这些互联网平台的数据能在风控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原有数据源的控制和优化是这些弱变量数据带来的最大价值。
消费场景创造实验:做“可以分期的小红书”
根据消费金融的逻辑链条,消费需求的产生是相关金融办事出现的前提,而消费需求往往是与场景紧密结合。因此,大量消费金融参与者往往言必称“场景化”,产品向场景化延伸已成为行业趋势。
目前来看,各个垂直消费品类如数码、旅游、教育、汽车、租房、家装、医疗等赛道均出现大量消费金融创业公司。
作为一个急需开拓“场景”的创业者,刘韬的想法是,创业公司要找到更加细分的垂直市场,为细分人群提供更好的办事。根据这个逻辑,他最终选择的赛道是女性分期购物。
一方面,女性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此外,按照相关行业陈诉,女性的逾期或坏帐比例相对整个行业市场要低很多。
在具体操作上,刘韬选择与垂直跨境电商包孕奢侈品电商合作,帮手其实现引流和风控——这正是其现金贷业务所擅长的,而配货,送货,仓储,客服等流程则仍有商户负责。
目前只上线了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