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2 日下午16:00,在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下,由深圳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深圳市公安局和腾讯公司联合承办的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集中宣传月暨守护者计划公益行动在深圳海岸城广场举行。
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陈士渠,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政委张锐,深圳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施志刚,深圳市打击治理办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苏振威,深圳市打击治理办副主任、市委政法委综治办副主任李同宝,深圳市打击治理办副主任、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局长李平,及腾讯“守护者计划”负责人、腾讯安适办理部总经理朱劲松等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随后,陈士渠为现场千余名市民讲授了反诈骗课程,不但用形象的案例讲解了当前十大高发诈骗形式,还贴心地给大家总结了防骗“四要四不要”口诀。
公安部专家为市民讲授反诈骗经验,表现出有关部门及腾讯“守护者计划”对公众防骗教育的重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态势在持续打击下有所收敛,但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法也在不停升级,新的恶性案件仍时有发生,威胁着每一个人的财产甚至是生命安适。腾讯“守护者计划”负责人朱劲松体现,“提高全民的防骗意识,同时凭借大数据技术优势为全民参与反诈骗提供平台,形成对电信网络诈骗全民共治的态势,是打赢反诈骗战役的关键。”
防诈骗市民须做到“四要四不要”
在公开课上,具有多年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经验的陈士渠结合电信网络诈骗的遍及套路,为群众总结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四要四不要”。他指出,无论诈骗分子如何巧立名目、花言巧语,市民只要守住这些安适底线,就可以让诈骗分子无计可施。
陈士渠所说的“四要”指的是: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确认;手机和电脑要安置手机管家、电脑管家等安适软件,防止钓鱼欺诈网站、仿冒公检法诈骗电话等的侵害;QQ、微信要开启设备锁及账号掩护,提高账户安适等级;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当防诈骗提醒出现时,意识到本身可能正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中,,及时终止危险行为。
“四不要”指的是:不要连接不了解的WIFI,有些WIFI容易导致账号密码被盗;不要透露短信验证码,短信验证码是安适的最后一道防线;支付密码不要与账号密码相同;不要将个人身份信息生存在手机里。
陈士渠揭十大骗术各有因应之策
公开课最吸引人,也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陈士渠讲解的大量真实诈骗案例。结合这些带来惨痛教训的案例,陈士渠针对近期高发的 10 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举措。
骗术一:仿冒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适账户”。据腾讯“守护者计划”发布的《 2017 年第二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陈诉》披露,二季度因诈骗造成损失金额最大的三起案件均为电话仿冒公检法诈骗案,三位事主累计遭受财产损失超过 1500 万元,显示此类诈骗危害极大。
图为伪造的“拘捕令”
陈士渠提醒:
三招可识破仿冒公检法诈骗。
第一,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
第二,逮捕证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形式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到。
第三,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安适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摆设当事人转账汇款。
骗术二:冒充熟人诈骗。骗子通过不法渠道购买受害人熟人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不测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陈士渠提醒:
在网络聊天、短信沟通中,凡事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时,必然要核实对方身份,好比拨打对方的常用号码,或者用视频聊天仔细询问后再做决定。
骗术三:利用伪基站发送木马链接。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理由诱导受害人点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其账户资金。
图为伪基站发送的短信木马链接
陈士渠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