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知情由,开口就骂:“有钱做营销,没钱买版权,真是谜一样的经费。”
后来,网易云音乐发布声明,大家恍然大悟:本来不是经费的问题。
于是,有的人调转枪头,指责当下中国的音乐独家版权模式,认为其有违互联网的开放精神,影响音乐传播。
并且指责得有理有据,说道现在想把歌听全,得下三四个APP,太麻烦!以至于有些人,说起音乐独家版权,就恨得牙痒痒。
音乐独家版权的模式,就这么一无是处、罪孽深重?事情没那么简单。
过去没有独家版权,但没人想回到过去
上世纪 80 年代初,CD首入中国,随后近二十年时间,堪称中国音乐的黄金时代。
那时的歌手,专心做音乐即可,因为不愁专辑没销量。周华健 91 年《让我欢喜让我忧》和 93 年《花心》各 200 多万;张学友 93 年《吻别》 400 万, 96 年《忘记你我做不到》 300 万。
90 年代中期,盗版来了。
盗版CD没版权成本,价格极低,有人还将差别唱片中的音乐精编入一张CD,正版市场没几年便被侵蚀殆尽。
到了 21 世纪,互联网兴起,盗版CD不流行了,但各类以“试听”为名的盗链,在各大互联网流量入口的带动下火爆起来,逼得正版不得难免费,好留住用户。
那时一个播放器免费听遍世界,用户是便利了,歌手苦不堪言。
结果就是,成名歌手无心音乐,而新人出道,偏又千难万难。
2004 年至 2013 十年间,华语乐坛几乎一片死水,再无巨星诞生。就算是周杰伦,如果晚几年出道,恐怕也难有今天的影响力。
那时流行的,大都是八怪七喇的网络红曲,《老鼠爱大米》《那一夜》《求佛》....其他类型的歌,难有出头之日。
盗版横行,华语无好歌,于是韩流、日流、欧美音乐大行其道。这样的日子,谁肯回去?
独家版权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毫无疑问,盗版毁了中国音乐。而现阶段的解救之道,就是独家版权。
音乐市场:市场规范化,从独家版权开始
早在 2013 年 12 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就发起了打击盗版行动,联合了华谊音乐、杰威尔音乐、华研国际等知名唱片公司组建“数字音乐维权联盟”。
而如果没有独家,平台是没措施帮手合作版权方维权打击盗版的。正是有独家版权,才大大加速了国内正版化的进程。
有独家,才有如今的全民版权意识,后来的数字专辑,才能成功。最终各个平台,几乎都形成了以“包月会员+数字专辑”为基础的商业架构。
而成果显而易见。 2006 年至 2016 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行业规模增加了 10 倍,突破 150 亿元。奄奄一息的音乐市场,活起来了!
现在,各大平台的付费用户加起来,足有几千万。比拟过去盗版率超99%的市场,已然天差地别。
有了用户支持,后来的“腾讯音乐人计划”、“寻光计划”等等支持原创歌手的行动,才顺理成章。所以像陈粒、花粥等有实力的独立音乐人,终于能体面地活着。从此,能活下来的,也不止是流行歌手,民谣、摇滚、电音、古风的创作者都有了本身的活路。
从独家版权开始,中国音乐市场不但活过来了,也不仅调了。
唱片公司和歌手:终于得到该得到的了
上文说了,唱片公司和歌手受盗版荼毒已久。好好的歌手,为了生计,不得不商演走穴。而独家版权,就是翻身的机会。
因为独家,所以要争,最后有能者得之。本年,腾讯音乐娱乐拿下了环球音乐,从此便集齐了环球、索尼、华纳音乐三大音乐集团的版权。靠的就是,实力。
它旗下有QQ音乐、酷狗和酷我音乐,用户量超 6 亿,国内第一。
在数字音乐领域,更是老手了。数字专辑,便由它首创。
有用户,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这是拿下独家最关键的因素。只有这样,才可能将版权的价值放到最大,当歌手有了新作品,才更懂得如何推广。
别的,对盗版的态度,也是加分项。终究唱片公司最痛恨的,就是盗版。
而唱片公司能选到好的合作伙伴,其筹码就是独家版权模式。
他们被盗版和免费压抑十几年,现在终于得到应该得到但一直没有得到的了,容易么?
所以现在就要他们放弃独家,把版权分布到全平台,不免难免有些苛求。人人都说“欠星爷一张电影票”,刀哥认为,欠歌手的专辑钱也该还上了。
用户:有竞争才有更好的办事
独家版权最多,用户量最大,腾讯音乐娱乐就能安枕无忧了?当然不是!
原因很简单,你有独家,我也有独家。你有环球、索尼、华纳,我有滚石、华研,各有千秋。
因此,音乐平台的竞争,还是离不开办事。拿下独家的平台,为了最大化曲库价值,一定要加强曲库精细化运营,以及不停升级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