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趣店、和信贷、拍拍贷先后披露了招股书,而在它们之后,乐信、量化派、点融网、智融集团等、还有一大波新金融企业传出了赴美上市的消息。
从发展周期来看,高速奔跑数年的新金融行业,眼下也到了本钱退出、企业上市的收割期。按理说,IPO项目涌现是行业发展成熟的标识表记标帜之一,也是整个行业迈向一个更加市场化、更加规范化的里程碑。
但这几份招股书,除了数据差别,大家的业务模式、商业故事、利润来源等等几乎如出一辙。这些凭借科技驱动、金融创新而吸“金”无数的新金融机构却没有走出新意。
往日,大家讳莫如深的信息和数据,在招股书里都一览无遗。它们曾经在一级市场的融资故事、与如今在二级市场的估值逻辑、以及所给出的未来预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同样的在线借贷同样的增长逻辑
翻看比来披露的三份招股书,你会发现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先看下各家机构对本身的定位:
趣店:“A Provider of Online Credit Products”
拍拍贷:“A Leading Online Consumer Finance Marketplace”
和信贷:“Fast-growing Consumer Lending Marketplace”
从左至右依次为:拍拍贷、去店、和信贷招股书中关于公司定位相关图片
虽然表述差别,但业务的本色类似,都是在线借贷。而在本身优势的总结上(好比,强调数据和技术驱动的业务能力),市场潜力(好比,中国消费升级、用户借贷意识觉醒、大数据风控等引爆的商业空间)的描述上,基本也都大同小异。
再来看看这几年,这几家公司的营收情况和增长曲线,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从数据走势来看, 2016 年是三家平台在营收和盈利实现跨越的一道“分水岭”, 2017 年更是呈发作式增长的趋势。
先来看拍拍贷,从 2015 年到 2017 年,拍拍贷的营收总额从 2015 年的1. 97 亿增长至 2016 年的12. 09 亿,净利润从亏损超过 7000 万逆势增长至 5 亿;而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拍拍贷半年的营收总额就达到17. 33 亿,已经超过前两年的总和,利润额超过 10 亿,是 2016 年度的两倍。
趣店的营收数据曲线与拍拍贷几乎如出一辙, 2015 趣店总营收为2. 35 亿,净亏损2. 33 亿,到了 2016 年总营收额狂飙至14. 4 亿,同时净利润额达到5. 77 亿;而在本年上半年,趣店的营收总额与利润双双增长至18. 33 亿与9. 74 亿,以至于招股书披露时让许多人震惊不已。
比拟之下,和信贷的规模要小得多,可是从趋势来看, 2016 年的营收规模发作与盈亏转折点到来,是一样的。
三家公司,在同样的时点、同样的市场上准备迎接上市,并且在此之前交出了内核几乎一样的上市申请书,太多巧合凑在一起拼出的答案大多指向一定,而眼下的这个一定指向了在线借贷业务。
上述三家公司中,拍拍贷是国内第一家P2P借贷平台,按照其招股书的描述,“向借款人提供短期贷款,以满足其即时信贷需求”定位于现金借贷业务;
趣店在逐步退出校园之后,最为主要的业务与最有力的抓手就是依靠蚂蚁金服的流量入口提供在线借贷办事;
和信贷在 2016 年颁布颁发从房产抵押业务转型消费金融之后,几乎全部押注在了在线借贷业务上,尤其是依靠两家线下资产端支持的发展模式,几乎就是P2P第一股宜人贷的翻版。
而从 2016 年到 2017 年,恰恰是在线借贷崛起和发作的时间,不可胜数的大小平台涌入、利润惊人。再看一下先期上市的宜人贷、信而富,无一不是靠在线借贷撑起了收入和估值,近半年来两家股价的暴涨或许也与此相关。
然而高增长、高利润以及看起来华美的金融科技“外衣”下面,一个不那么斑斓的事实是,支撑这些的还是最陈旧的金融逻辑——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利差的高额收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逻辑被描述得多么性感,他们最抱负的商业模式的核心始终是:巨大流量+线上风控+低成本资金,关键在于控制获客成本、控制坏账规模。
控制获客成本很好理解,好比信而富、拍拍贷的复贷率较高,就是通过增加借贷次数摊薄获客成本,而趣店依靠蚂蚁金服的导流就更简单了。
比拟之下,很多人觉得控制坏账规模,对于数据和技术的考验可能更高,但在眼下这个阶段,可能也未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