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香港苹果日报近日刊登了一篇文章,称支付宝是“伪先进”,而信用卡才是最先进的消费途径,并体现它连八达通都不如,八达通是可以跟信用卡挂钩,自动充值的,每日上限 250 港币。支付宝却必需预先充值,有钱才能用,没有钱的话就无法使用。并体现“因为你是有信用的人,你被信任。” 所以,“有信用的上等人,不消支付宝”。这一番话引发不少大陆网友的辩驳与群嘲。
为什么有些香港人会看不懂支付宝?一方面当然是智能手机的生态环境所限,香港没有本土的手机厂商巨头,香港人所用的手机基本上是iPhone与三星以及索尼等品牌,而大陆的互联网巨头的势力范围基本上没有进入到香港。
当然,微信支付宝在香港还是有点知名度。但总体来看,香港人意识不到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与产品功能布局。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移动支付在日本与美国都很发达,苹果有Apple Pay,是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功能,日本在功能机时代就已经用手机支付了,对外来支付方式的接受度也非常高,如今在东京银座的商场,在成田机场、在7-11、罗森、全家便当店以及日本的出租车公司,都已经接入了支付宝,在欧洲,目前有 12 个国家都已经接入了支付宝。
全球来看,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主流,根据香港苹果日报这个作者的逻辑,难道香港的信用卡是最先进的,日本美国手机支付的方式是落后于香港的信用卡?
事实上,看不懂依然无脑黑的背后,这也与香港当地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环境息息相关,香港没有本土互联网巨头,也没有互联网生态发展的先天环境。整体创业氛围偏向于传统行业,本钱会将钱撒向房地产金融等香港的主流行业,而不是当前新兴产业、IT行业或者颠覆式创新的技术领域。
而在香港也几乎没有叫得出名字互联网与IT新型技术类公司与产品,整个香港市场已经被Google、Facebook、微软、苹果们集体攻陷,香港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是Whatsapp, Facebook, Instagram,本土研发的产品有openrice、高登、各大银行网站、新闻网站等。这很难算的上是互联网公司也不具备代表性。
而内地在移动互联网、电商、移动支付、O2O、共享经济、知识社群、AI与VR/AR等领域的发展,已经不是香港所能比肩。
而本土的互联网巨头对于互联网思维与意识的培育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在国内,由于BAT等巨头由于竞争关系,不停在各领域砸重金扶持独角兽,导致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与产品在不停在创新,这在某种程度上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但香港由于本土互联网品牌与巨头的丧失,也导致本地人眼界与格局相对会更为狭隘,因为它没有见过移动互联网一路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也因此对变革丧失了敏感性。
好比说如果说到信用与提前透支,支付宝有“蚂蚁花呗”的消费信贷产品,它按照消费者的网购情况、支付习惯、信用风险等综合考虑,通过大数据并结合风控模型,授予用户必然的消费额度,这自己就是一种信用消费,而支付宝自己也是可以绑定信用卡消费的。但是这位作者由于在见识与思维上的狭隘,未必能够认识到这一层。
而这个作者还提到的一点是手机的体积比卡大得多,一个人能带手机出街,为什么就不能带一张卡出街?在这里它的逻辑是以体积大小来衡量便利性,而不是从须要性角度,也就是说,在作者看来,它可以不带手机出街,只带一张卡就可以了。
这背后其实与香港人自己的传统商业构建有关,八达通垄断了香港人的交通出行与支付消费,他们过去几十年的商业环境的运转是依赖于此,人们习以为常也非常便利自然不会去想着要去颠覆或者改变。
另一方面,也跟香港的本地的经济基础与地域环境相关,香港的商业基础早早就发展的非常成熟了,原有金融业、零售、物流等产业结构已经非常安靖,地小人多,从铜锣湾、尖沙咀到旺角,都是 1 小时生活圈, 24 小时便当店与购物广场遍布,出门购物、消费等一切都相对比较便利。
但实体经济过于发达以及商业设施密集这就让电子商务很难发展起来,因为电子商务的连接属性是需要搬东运西,调剂各地域经济发展与用户需求的不服衡,而香港人力成本高,店面遍及较小,他们不太愿意把业务迁移到互联网上。
而电子商务与支付体系的发展是互相鞭策的,电子商务发展不起来往往就导致移动支付落后。而在今天,移动支付的背后连接的是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它不但仅是一个工具,而是连接线下实体消费娱乐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