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职场社交平台脉脉颁布颁发完成 7500 万美元融资,由DCM领投,IDG本钱、晨兴本钱跟投,并引入智联招聘作为战略投资方。随着脉脉的获投,职场社交这一领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提到职场社交应用平台,这个在偌大的网络社交领域似乎不太起眼的模块,其实有着不算年轻的发展史。国外有成立于 2002 年的LinkedIn,国内早期有成立于 2004 年的若邻网,还有于 2013 年上线的脉脉等,这些平台在主打职场社交的基础上,在互联网职场社交领域均占据了必然的地位。
网络社交平台扎堆,职场社交入局意图分一杯羹
网络社交平台多种多样,无论是主打熟人圈的微信,还是主打娱乐休闲信息分享的微博等,都在网络社交领域混得风生水起。而主打职场人社交的平台们,虽说不像微信、微博这般受众范围广泛,却也因自身的特色,在网络社交领域分得了一杯羹。
以脉脉为例。这个上线于 2013 年 10 月的手机应用,是一种利用科学算法为职场人打通人脉、实现各行各业分享交流信息的职场社交平台。成立四年时间,脉脉有着垂直的内容生产能力,也为职场人设置了特定场景上的社交需求。
作为目前拥有职场用户超过 3000 万的职场社交平台,脉脉最初的亮点在于强大的梳理人脉能力。起初,借助数据算法,用户无需填写个人资料,便可通过新浪微博和通讯录中的个人信息记录,计算出本身的人脉网络和好友。利用这一便利快捷的计算方式,以及脉脉提倡的二度人脉理论,很快让用户认识了更多的职场好友,同时也为平台带来了大规模的用户群。同时,脉脉起初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匿名向他人爆料本身所在企业的“八卦”消息,这也成为脉脉颇受欢迎的一大亮点。
在此基础上,脉脉成为了众多职场精英的交流和人脉拓展平台,主要收入构成中广告占比80%,会员占比20%。而且在本年实现了月活和收入 5 倍的增长,乐不雅观估计,脉脉 2018 年将会实现月活和收入 3 倍以上的增长。而脉脉此次融资,无异于助其进一步开拓市场,加上与其他平台的战略合作,加快了商业变现的步伐。
另一职场社交招聘平台“领英”,是“LinkedIn”的中文名称,于 2014 年上线中文测试版,正式进入中国领域。相对来说,领英是一个用户群体偏国际化的品牌。在巨大规模的全球用户优势基础上,领英致力于为国内职场人士打造全球化的平台,帮手企业实现和全球人才的对接。同时,也正是有了国外“名气”的铺垫,领英在中国迅速收获了一大票用户群体。本年 4 月份,领英颁布颁发全球用户规模突破 5 亿,其中中国用户达 3200 万,是初入国内市场人数规模的 7 倍。
此外,为加快国内本土化进程,领英在自身模式上进行了许多优化设置,如与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展开合作,推出电子名片等。回归产品自己,凭借技术上的优势,,领英还能帮手用户寻找校友、提供招聘解决方案等,这也是国内其他平台无法企及的优势所在。
由此看来,脉脉和领英两大职场社交平台,凭借自身各自的优势,在网络社交领域另辟蹊径,均获得了不小的用户体量,收获了来自职场领域的众多关注。不过,随着脉脉和领英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脉脉不停创新的模式机制,还是领英试图加快本土化进程的目标,都不免存在着一些问题。
“八卦”集中营、模式生搬硬套,职场社交平台矛盾凸显
这些职场社交平台,虽说有着不小的用户体量,但却很难做到如微信、微博这般风生水起。主要原因在于,除了行业内容生产过于垂直,还有另一起因即是平台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平台发展前进的脚步。
以脉脉为例。
首先,核心功能不明确。虽说脉脉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职场社交向内容转移,但在探索路上,脉脉的市场走向似乎一直摇摆不定。从“工作版的微信”到主打人脉关系,从“让工作更有趣”到“打通职场人脉”,脉脉经历了几个阶段性的标的目的转变。不过,也正是在这些标的目的上的转变,可以看出脉脉在自身发展标的目的上的徘徊不定。
其次,正是脉脉引以为傲的“八卦”功能,为自身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为其在用户心目中的口碑上造成了不小的诟病。去年,脉脉因涉嫌不法抓取微博用户信息被起诉,最终补偿微博 200 万元;本年 5 月,脉脉又因涉嫌爆料ofo内部败北收到了法院的传票。类似爆料其他知名企业内部信息的情况还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