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知名投资人彼得·泰尔(Peter Thiel)曾经说过:“先发制人只是一种策略,而非目标。其实有时候,后发优势更好。”那么,后发优势什么时候优于先发优势呢?
这个问题,乔布斯知道答案。岂论是MP3 播放器还是智能手机,苹果均非开创者。但一说到消费科技设备,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iPod和iPhone。
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彼得·泰尔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论。财富不会归结到先发者身上,而会归结到垄断者身上。所谓垄断者,,就是能够掌控整个市场的公司。它不但可以让消费者把其他所有公司忘得一干二净,还能够从中获得大量利润不停向前发展。这就属于后发者,后面没有其他公司能追赶上来。这种状态不但能创造大量财富,也是各家初创企业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所在。
发展较为缓慢、缺乏创新乐趣?并非如此。这种糟糕的建议,可不是出自彼得·泰尔之口。不信,看看微软Windows手机或者柯达数码相机,就知道了。
当然,也不是让你追求十全十美。精益初创企业原则,在这里仍然适用。虽然你是想要实现快速发展,但结果很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iPhone之所以能把黑莓比下去,那是因为作为一款电子设备,它自己就要比黑莓优秀 10 倍。它并没有急着要加入市场竞争,也不是单纯为了在市场上分一杯羹,而是专注于研发足够完美的产品,一举博得绝对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它还借助一项独家创新为日后发展打下了安稳基础,那就是功能越来越强大的苹果专属应用商店App Store。
而比拟乔布斯的成功,RIM(黑莓手机制造商,来自加拿大)在这一块就做得欠好,从而遭遇了失败。即即是现在,面对另一大阵营安卓的激烈竞争,App Store仍然能够不停吸引回头客。
苹果公司的先发优势,并不在智能手机领域,而在第三方应用商店。这一专属应用商店的创建,超出了过去大家所有最为疯狂的想象,并且最后取得了成功。开发人员开始争先恐后地针对iPhone设计应用程序,用户体验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用户数量增加,开发人员和应用程序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从而价值创造的过程就无限循环。在创造出来的全部价值中,绝大部分都储存在苹果公司的海外银行账户中。
至于原因,主要是应对竞争压力和获取用户的成本较高。缺乏这种防卫能力的公司,几乎要一直与营业利润和单位经济作斗争。
我们来看一看日用品递送初创企业Instacart或者共享搭乘始祖Uber就知道了。乍一看,它们都是各自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但如果你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其实它们的基础非常单薄。
下面,我会给出详细解释。
Uber就像一间纸牌屋,随时存在坍塌可能这并不是指身陷丑闻、被迫下台的前任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也不是指他对公司大股东Benchmark Capital提起诉讼,称后者进行人身攻击。相反,借助这个比方,是想指更深层面上的问题。
共享搭乘是一种地区性业务。而对这类地区性业务来说,地区性网络效应异常显著。Uber需要进行大规模投入,来进入一座全新城市、招募全新司机、获取全新用户。只有越来越多的司机和乘客开始使用它的系统,它才会逐渐提高效益,单位经济才会逐渐开始起作用。
这就是Uber、Grab和Lyft这类共享搭乘办事供应商,花大力气尽可能多地筹集资金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一场地盘争夺战,风险资同族相互之间也在较劲,力图对本身的“封邑”掌握绝对控制权。
但这傍边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岂论是司机还是乘客,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绝对忠诚可言。我之所以选择使用Uber或者Lyft,只是出于对价格、便当和营销的考虑。无论哪家公司,只要它提供的办事各方面优于其他公司,那我就会选它而放弃其他。
司机也是一样。大部分Uber和Lyft的司机都使用两部手机,既是Uber司机,也是Lyft司机。哪家公司能够为他们带来给多出行订单,他们就会选择哪家公司。
这么看来,Uber确实没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和坚固的掩护外壳,甚至还会更糟。
Uber每进入一座新城市,都会投入不少资金。但其他那些共享搭乘应用程序,同样也可以往里投钱。那么,Uber为什么就能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呢?原因就在于它以比别人快的速度进入市场,以比别人多的资金投入来获取竞争优势,说白了就是通过砸钱来购买司机和乘客。
但即便如此,其他类似公司也可以选择这种做法。在中国,Uber就遭遇了来自滴滴的强有力竞争和挑战。
当下,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城市都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类似初创企业,试图与Uber一较高下。这些初创企业顺利完成了多轮大规模融资,在各自地区内的资金投入要比Uber多得多。终究Uber触及的范围太广,不免顾此失彼。
所以说,这就是关键问题所在。Uber即便野心再大、实力再强,也不成能保证在每个城市的投入,都超过其他类似公司的资金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