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聚合是用户场景,你需要熟悉平台聚集的人群属性。比如探探多是约炮心理,知乎爱学习上进的多,豆瓣文青多,贴吧屌丝多…
所以理解好各大平台的用户画像,就很容易可以对号入座,精准找到所需要的流量来源。
这个原则多数人都明白,却依然做不好,因为更多凭借经验和从他人口头听来的,这样有失精准。
比如之前总认为抖音的用户多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但抖音有70%用户其实来自54线城市。
不管你有没有经验,精准了解平台的用户画像,只需要看该平台的相关分析报告,这可比你独自瞎摸索要准确得多。
当然还有一种粗略的方式,就是利用百度指数的用户画像功能。比如斗鱼的用户画像95%都是男性,成天看直播不好好工作的这群人,消费力能高到哪去。。。
用户认知节点
什么是用户认知节点?
用户认知节点是用户闭环认知过程的单元,分为感知,认知,决策,行动四个阶段。
我在回家路上看到新开了一家烤肉店(这是感知)
隔着老远就闻到了一阵诱人香味(这是认知)
在心里琢磨着挑个日子去尝尝味道(这是决策)
跟三两好友一块在这家店吃肉喝酒(这是行动)
但是触达人群到客户购买产品的过程,我们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
认知期
决策期
认购期
二、认知期认知时期,顾名思义就是用户不了解产品甚至所属品类。
这个阶段的主要媒介需布局在社交渠道,而搜索渠道用来承接转化来的流量。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怎么让他知道你」。
比如淘宝很多稀奇古怪的猎奇产品,被抖音带火后,销量猛增。(淘宝既作购买渠道,也作搜索渠道)
毕竟我们不是vivo,oppo铺得开线下渠道,更不像脑白金做得起电视广告(多看效应)。
所以还得「用户知道并且认可你」才行。在认知期,最简化可行的方法是找标杆。
比如男人袜早期上线时,选择了微博找大V做评测:
勾搭上丁香园CTO冯大辉、百合网创始人慕岩、快书包CEO徐志明做评测,就这样获得第一批流量。
决策期
决策期是一个获取信任的阶段。
常常在这个阶段,主要布局方向是搜索渠道。(搜索渠道≠搜索引擎)
跟认知期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布局技巧在于解决信任难题。
比如某德国拉杆箱进入中国市场,早期使用的方法就是在百度和知乎自问自答所有关于拉杆箱的问题和话题,并在回答中植入自身品牌,来获得第一批的认可流量。
因为用户会在这个阶段寻求一个证明,来辅助他做出决策。
这里引申一个心理学概念「布朗定律」。说的是如果你能打开对方的心锁,知道别人最在意什么,别人的意愿就会在你的把握之中。
比如他会搜索
xxx产品怎么样?
xxx效果如何?
他搜索的,他提问的,就是他所在意的。
可用户会搜索什么,我们并不知情。这时候还得借助工具「5555用户需求画像」来定向你的品牌,如果你的品牌很小没有权重,则可以定向你对手品牌,通过需求图谱来精准找到产品的流量缺口。
认购期
这一时期,用户尽管已经相信你的牌子,打算购买你的产品。但是在真正做出购买决策之前,他或许处于消费习惯,多少会拿你跟对手做对比,翻看你的产品页。
对比的策略我就不再细说,常见且有效的方法是突出你的优点,对比竞品的缺点,这样在用户看来你跟竞品的差距会比实际更大。
至于转化技巧可以参考这篇,同样的产品,为什么是你卖不出去
我的话
本文的重心在消费者心理角度,而非大家常用的产品周期。所以一款产品会同时存在三种认知节点,切勿认为这是相对补集的状态。
我是为了便于理解才单独分开,它的意义在于帮助你打通流程的主次逻辑关系。
掌握好「认知聚合」和「认知节点」,自然而然你的引流方法会使用得又稳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