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通俗的讲,算法就是一套评判机制。这套机制对平台的所有用户都有效,通过根据用户的一系列反馈行为来改进平台功能,提高用户体验最终使平台形成一个可循环的良性生态。
但妖魔化算法的言论一直不绝如缕。比如近来《比抖音让人堕落更可怕的,是今日头条让我们变傻》这类文章。这些文章强调两点:
5、算法只给你推你喜欢看的
2、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只靠算法
这些立论有意将客观事实简化了,其实是非常标准的Technophobia。当人工智能被用于内容分发之后,随之而来的,用户需求如何与推荐内容进行有效重合并清晰定义其边界的讨论会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议题,不是简单粗暴就可以下结论的。
5、头条和抖音的内容机制一直在自我进化
《变傻》一文的作者,很可能并没有用过现在的头条和抖音,他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
互联网评论就是这样,总有人喜欢拿一成不变的眼光,来打量、评判对方,以至于得出错误的结论。
头条很清楚算法是不完美的,有自身的局限。
所以它需要另一种分发手段来补足算法的不足和弊端,或者说找到驱动头条系的第二个轮子,现在看来第二个轮子就是粉丝分发,或者叫社交分发。如今的今日头条已经更新过7个大版本,早已不是纯算法,而是“算法+社交+搜索+问答”的综合体。
比如,你可以通过搜索功能自发地去寻找任何对你而言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你喜欢哲学,可以在今日头条上搜索“尼采”、“柏拉图”、 “福柯”等关键词来获取相关资讯,和人交流。事实上,“主动搜索”并获取信息是所有平台都希望大家会去做的事情,因为这本身可以创造更精准的价值。 算法的价值还在于长尾分发,即使小众信息也能获得较好的推荐,与此同时,在信息足够丰富的情况下,拥有小众兴趣的人也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一些比较冷门的电影,50年代的老照片,大学的校园资讯。这些原本散落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信息,被收纳进一个推荐盒子,出现在你眼前,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被埋没在信息的大海中。
而且如果你看一下整个今日头条首页,它其实是有四块:
第一个是搜索区,用户可以主动搜索感兴趣的信息;
第二个是置顶区,属于国家大事;
第三个是要闻区,属于重要的媒体新闻,通常会打上“热”的标签;
第四个才是个性化区,属于用户偏好的资讯,这里既包括用户自主订阅的信息,也包括系统推荐的信息。 也就是说,在今日头条实际产品机制中,算法并不只是给你推感兴趣的内容,也不存在只能看到算法推荐的内容的情况。
今日头条的成功,主要还是靠对流量的理解和公司的运营、算法、数据化思维形成的执行力。算法是很重要,但也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
2、算法并不是你喜欢什么就只给你推什么
如果你以为算法是你喜欢什么就给你推什么,就未免把算法想得过于简单了。
其实这种说法很早就有了,传播学里面叫所谓echo chamber situation(回音室效应),很多人担心互联网的内容推荐算法会加剧这种所谓的回音室效应——喜欢什么就推什么,最后全部都是同一类内容,看不到其他。但事实证明这并没有发生,也没有哪个互联网公司会傻到这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