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悦悦老师,拥有播音,配音从业经验50年,如果你想做声优、播音、主持、配音伪音、电台主播,想让你的话变的好听、耐听、爱听,想通过说话赚取到一份不错的收入,建议阅读完加上我即可免费获取价值上万动听幽默的直播课和课后配套资料。
首先配音时要用到气息,这是必不可少的。有了气息之后,还要利用身体不同位置的发声区,也就是我们的各种共鸣,以及我们脸上的肌肉和舌头的位置而形成每一个字。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家都会有吐字不清,或者有懒音,有方言,平翘舌不分或前后鼻音不分等问题。 那么,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就是下面我要说的三种情况。
第一,接触过多语言以及方言,像英语、韩语等,或者接触过东北话、四川话、台湾腔等等。总是习惯的模仿各类语言和方言的特性,或者自己本来的方言发音习惯过于巩固。
第二,随着科技发达,我们面对面交流的慢慢减少了,从而导致说标准普通话的时间在减少,或者我们有些人被网络视频里的各类发言发音吸引并模仿。
第三,在开始学习普通话的时候,接触到的发音本身就不标准,轻重和发音高低不对,一开始就不懂正确发音是什么样的。
假如你发现自己说话含糊不清,容易把两三个字念得很快,念成一两个字。或者说自己的口腔开口不够大,嘴部两边肌肉不运动,发音发瘪。那么不妨说话或者朗诵的时候,稍微抬起头,让下巴稍微向前一些,把要诵读的文章举起,与自己的视线平行,这样发声更有助于发声。好好控制面部和呼吸时的肌肉,也能改善吐字问题。说话时要适当放松,不要紧张,紧张的话就很难开合嘴巴,不过放松之余也要留意发音,确保字字清晰。我们要分析自己咬字不清晰的原因,在朗读的时候也可以把话录下来,然后仔细听,找出问题,去改善。
如果是懒音的问题,找一个能咬在嘴里的东西,在咬住的情况下,还可以改变唇型和舌头去朗读报纸或书籍,然后录下来再检查,让自己不断进步。
口与眼合一眼的部分,就是我们面对稿件的时候,眼睛和嘴不能同时统一,就好像你在看台词,台词比较长的情况下,你有可能说到一半后面就很容易念错字,或者停顿等问题,就会导致“配音出戏”,感情就没办法更好的代入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在看文字稿件前,要给稿件分段落。每段之间稍作停顿或者细化调整感情,这样才能让大脑有反应“段落”的时间,避免突然内容的转变大脑反应不及。
二、养成“眼疾手快”的习惯,在手机便签上写一段话,用空格把一小段分开,不放在同一页上,快速念完一段后迅速用手向下刷,再把下一段快速念完,如果念错了就再来一次。
三、多练习各类绕口令,可以提升说话的语速,这样能够保证快速念读的时候口腔也能反应及时。
共鸣在我们的发声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对声音的扩大和美化。声带发出的声音叫做喉原音,是很微弱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共鸣得到扩大美化。我们对共鸣的控制与音量、音高、音长、和音色的调整都有密切的关系。
第二,共鸣腔的调节直接参与语言的制作,在调节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声音,形成表达意义不同类型的声音。就比如是同一句话,不同的语言表达时,共鸣,发音和给人的感觉都是有差别。每个人的发声器官都是天生的,无法改造共鸣腔。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共鸣的调节,经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改善,掌握共鸣的调节是扩大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提高音高,改变音色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各个共鸣腔。
一、胸腔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看作是由肋骨支撑的胸廓。由于胸腔的容积大,对低频声波共鸣作用非常明显,所以胸腔共鸣虽然不参与我们语言的制作,但是可以靠胸腔共鸣扩大音量,增加低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厚实、结实。
二、喉腔
喉腔位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以及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而喉头是气管和食道分开的位置,也是发声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所以为了保护这个部位,我们在这个部位周围长了非常多的喉软骨,而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软骨叫甲状软骨,也称喉结,所以粗糙理解,喉头就在喉结背后。当我们的喉头升高的时候,声道会缩短,有利于高频音的共鸣;喉头下降时,声道拉长,有利于低频音的共鸣。但是喉头的运动也容易造成喉部肌肉的紧张,使发音变紧变僵,所以在发声时一定要注意喉头的放松。
三、咽腔
咽腔容积较大,长度较长。后咽壁附在脊椎上,上连接颅腔底部,下连接食道;前咽壁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连接。喉腔形状可以改变的幅度比较大,在发声时要注意后咽壁的积极,要保持积极性和坚韧,才能让发音听起来积极明亮。
四、口腔
口腔是发声运动中最灵活、复杂的腔体。口腔由于下巴的运动可以开合,又因为舌的形状的变化,从而可以改变容积,所以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小的腔体,口腔共鸣,对于我们产生语言而言非常重要。
五、鼻腔
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底部是硬颚,外面是鼻甲,鼻腔前方有鼻孔与外界相通,是呼吸的另一条通道,后方通过鼻咽腔,与咽腔联通。鼻腔有固定的容积,属于不可调节共鸣腔。
六、鼻窦
有鼻腔向周围的骨质膨出若干个含气骨质腔体,包括额窦、蝶窦、师窦等,均有小孔与鼻腔通连,统称为鼻窦。由于腔体很小,对于高频声波共鸣作用明显,所以发声时在高音区会产生头部的震动感,在鼻腔以上的共鸣就称为“头腔共鸣”。而由于咽后壁连接到了颅腔底部的原因,发音紧贴后壁一直向上,感觉到脑内的振动,也可以发出“头腔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