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同事曾问我:如果不能提供某种服务,用户为什么要关注一个企业的公众号。
这位同事当时是这么想的:没有人喜欢看广告,但一个企业的公众号内容肯定是在打广告,所以用户没有动力去关注一个企业的公众号。
当然,这也是当时绝大多数企业公众号的现状。虽然现在回过头来看,企业公众号提供的内容也能看作是一种信息服务,依旧能让用户有动力去关注,但他无疑也说出了一个真相:没有人喜欢看广告。
现代商业社会中,商品和服务信息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广告传递的,平面广告通过文字、色彩、图形将信息准确的表达出来,而二维广告则通过声音、动态效果表达信息,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商品和服务才能被消费者接受和认识。
一、我们为什么讨厌广告?
广告营销在用户的心目中从来就没有太多好形象,假如你在电视机前看世界杯,广告的出现就意味着你可以去上个厕所或者干些其他的,连节目中插播广告的时候,主持人都会叫你“稍事休息、马上回来”。
但讽刺的是,广告支撑着各种商业逻辑的运转,也才有了电视机上那么多好看的节目,这种最令人讨厌的东西,反而是商业存在的基石。
我们为什么如此讨厌广告呢?主要应该是有下面两个原因:
1、打断了用户目标
用户看电视并不是来看广告的,而是看各种节目的,广告的出现让用户中断了他的目标,只有度秒如年地度过广告时间,用户才能继续看他们想看的节目。
所有媒介上的广告都是如此,打开微博、打开朋友圈都不是为了看广告的。
正是破坏了这种连续美好的体验,广告成为用户心头之恨,就像你想睡个懒觉却一大早被吵醒而有起床气一样。
广告中断了用户愉悦的行为体验,而愉悦体验一旦被中断,用户就会更费劲才能回到刚刚的愉悦体验中,人们厌恶这种感觉,也就厌恶了广告。
2、广告有夸张预期
我国古时儒家一向有轻商的习俗,其中重要原因可能是商人做买卖宣传时多少有些欺骗性质。
且不说欺骗这么上纲上线,广告营销当中夸张的表现手法是在所难免的——用户对待广告天然就会有种不信任感。
事实上,过度夸张的广告如今依旧无所不在,典型的如:许多人微信朋友圈中微商广告,还有俗称“黑五类”的减肥壮阳等产品广告,都能看到过度夸张的广告表现。
用户对于各种产品营销都有种“夸张预期”,认为商家往往不够诚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也是用户反感各种广告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具体个例中,用户讨厌广告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过度打扰、审美疲劳、广告内容质量差、广告需求不匹配等等,但主要还是上面两种原因。
二、怎么让用户愿意看你的广告?
对于品牌方来说,就算用户天生是讨厌广告的,那当然也不能守株待兔坐以待毙。
根据上面两点原因,我们其实可以对广告营销进行一些优化,让用户更原因看你的广告内容。
1、与用户站在一起
从用户视角做营销,这点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相信大家在别处也听过不少方法论,下面我用个人的理解细化说明一下。
(1)、获得用户共情
《奇葩说》的花式广告的成功引发了许多综艺节目的模仿,但许多人只看到广告内容的段子化、内容化,却不知道马东最厉害的一点是“让广告变得足够坦诚”。
作为节目主持人,马东自然有为赞助商打广告的义务,但巧妙的是,他没有把广告与用户对立起来,而是在用户的角度上去打广告,把广告这件事摆在了台面上说。
这样,主持人角色产生了换位,与用户产生了共情。
因此才会出现“够了吗,各位大哥,觉得你们的钱花的值了吗?”“没有这些广告金主的赞助和扶持,就没有今天他们这档精彩的节目”这类用户视角的表达。
听过这些用户视角的花式广告后,你自然会觉得清新脱俗,也就没有那么反感广告了。
(2)、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无论广告是打断了用户目标,还是有夸张的预期,只要你提供的是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用户就会没那么反感你的广告。
比如说:电视剧看到一半插播空调广告,恰好用户最近有购买空调的需求,那么用户就并不会特别抗拒你的广告——因为你的广告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产品-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这也是品牌找到相应人群、输出干货内容的重要所在,而不是强硬地推销产品,因为干货内容能让用户更容易接受你的广告信息。至于什么是有价值的干货内容?
总体上来看,任何有助于用户进行决策、使用产品的内容都叫做干货,具体要根据媒介及受众情况具体分析。
2、适配场景预期
用户消费媒体内容时都会有相应的内容预期,比如说:翻开报纸就是阅读新闻资讯的,打开电视就是看电视节目的,打开微博就是看明星和段子的。
而广告的插入容易让用户跳脱出整个使用场景中,当然也正是如此,用户更能识别出广告并跳过它。
让广告内容适配用户使用场景会让用户更容易接受广告内容,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原生广告”的手法。
比如说:知乎上的广告通常都是以问题的形式作为标题,不仅让人更愿意阅读、提高了点击率,而且也通过提问输出了产品价值卖点,若是搭配重度的干货内容还会更受欢迎。
而反观朋友圈广告中的一些本地小店的LBS广告图片,与朋友圈整个“高大上”氛围格格不入,显得就会非常生硬,容易被用户直接跳过。
广告的内容及形式都要适配用户消费内容时的场景,比如说:在微博上就适合做些娱乐性的内容,在知乎上适合用提问式的文案,在百度上适合用结论式的文案。
3、制造价值感
除了在广告内容质量上提升价值感外,还有一些运营上的小技巧能让用户更愿意消费你的广告内容,主要思路是制造一种稀缺感,从而引发用户自主关注。下面简单说几个小技巧吧:
(1)、赠品广告
很多时候,用户对赠品的关注远远大于产品本身,赠品/中奖这些都属于意外的惊喜,超乎用户预期更能让用户有记忆点。
根据我们日常经验也可以发现:商家的赠品不管是啥东西,拿到手了我们总会多看几眼,因此在赠品活动上,聪明的商家会利用赠品的包装打打广告。
这其实也能算是一种品牌方与用户的利益交换,品牌方都免费送你东西了,看点广告自然用户也不好说是奸商……。
(2)、特权门槛
只有某些指定的用户,或完成某些门槛的用户才能享受某种权益,这样会增加该权益的价值感,这也是常用的用户运营手法,只要活动机制设置得当,它反而会使用户参与度和传播度提高。
从广告营销的层面上看,这即是引起用户好奇的手段,也是一种圈层营销。
比如:以前雕爷牛腩的明星内测,只有受到邀请的人才能去内测产品,赚了一波眼球之外,让普通大众更接受这个品牌。
(3)、限额表达
另外一种常见手法就是限时限额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限时限额的运营思路还能应用在广告产品的推广文案中,也能让产品更具价值感。比如:“一生只送一人”、“一头牛只供六客”。
通过这种限额类的广告内容能够引发用户的好奇,一旦产生好奇,这时候用户看待广告不会以一种推销信息的角度看,而是以一种知识获取、好奇满足的角度,这样用户就能更加能接受你的广告。
点评:
没有人喜欢看广告,但是每个人都需要消费信息。想让用户接受你的广告就需要转换思路,把广告内容从推销说辞转变为有价值、合预期的信息,这样,品牌价值才能更高效地触达用户。
有一句被说烂了的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RTB的出现,解答了名言里的疑问,在基于大数据的RTB模式下,广告被即时推送给可能对其感兴趣的消费者,广告主知道自己的广告发送给了谁,并可适时调整自己的投放策略。
因此,与以往的互联网广告相比,RTB模式下的广告有两个突出的优势:一是由卖广告变为卖目标用户,广告被直接传递给可能产生购买意向的潜在消费者,精准度大大提高;二是广告投放撇开繁琐的代理环节,在广告交易平台上进行即时投放,广告也由一种期货转变成了现投现展示的现货。
既是定向的,又是可调控的,广告主们的目光又重新回到这种“落后”的广告投放形式上。在互联网广告产生之初,广告的输出形式就是以展示广告为主的,但因为投放效果无法准确测量,展示广告一度被认为是弱于搜索、点击等效果容易被量化的投放方式。在Google搜索广告大举发展之后,互联网广告的核心便向搜索广告靠拢,展示广告俨然成了没落的贵族。最好的例子就是,曾经的展示广告领头羊雅虎被Google以搜索广告快速赶超。
2007年,以搜索广告起家的Google用31亿美金的现金报价收购了DoubleClick,后者所擅长的则是品牌广告,Google也毫不讳言地向媒体宣称,展示广告的潮流将再次到来。并非只有Google慧眼独具,2007年雅虎收购了RightMedia,微软收购了AdECN,多方力量的介入和实践,使得这个生态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形成了颇为成熟的形态。
技术是关键。在RTB被广泛应用之前,中国互联网广告最常见的是按位置、按天数售卖,这与传统广告相比,并没有多少突出的互联网特色。这甚至称不上是互联网的广告方式,因为它也没有办法去做大量优化,“人们常说中国的广告贵,说互联网广告媒体的广告费高、效率低,实际上是我们能优化的空间不多。”
来源:马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