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的出现与发展,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商业神话,也让不少创业者的梦想得以变为现实。但是再富足的水源也有不够用的一天,淘宝纵横电商界10余年,如今已经不再有活力如初了。据资料统计,截至目前为止淘宝的800多万家淘宝店铺,真正可以实现盈利的,已经不足30万;天猫则更是悲催,6万商家能够保证不亏损的只有不到10%。在这样的困境之下,不少掌柜都选择了通过网店转让来减少损失,完美“出淘”。
据报道,小商家现在快死光了,剩下的厂家大商家们,还在血拼。没办法,不拼就得死,谁都不肯退出,尽管现在利润已经非常非常低了。淘宝天猫商家为什么会活得这么悲催?官方天猫转让的相关人员来做一个量化分析或许就能解开谜团了。回想当年,很多人之所以放弃“实体店”去开“淘宝店”,就是因为它成本低,但是现在这种结论还成立吗?
若按照50%的毛利计算,15%到20%的推广费表面看上去是很正常的,但是仔细算下来就会发现,天猫商家基本是在给淘宝打工。若是辛辛苦苦一年做到2个亿,就得4000万给淘宝。缩减其他费用可以吗?基本不可能。只要你做电商,这些成本基本如此,要想带来利润,唯一可以削减的就是推广费。但是对不少商家来说,每天的钻客车等各种支出花费怎么敢停?一停销售额起码掉好几倍。
然而正是在流量高昂,网商已经没有价格优势的今天,被“低价”培养起来的网购者却仍然停留在了以往的思维:网购=低价。消费者并不知道,过低的价格其实一直在吞噬着商家的利润,多少商家陷入增量不增收、赔钱赚吆喝的尴尬!
面对被宠坏了的网购族,商家只能迎合。于是每到节日,促销战便打得硝烟四起,战火之下,集体失血。可是不打能行吗?同一件商品,消费者永远能嗅到更低价的商家。在这种反复买流量、低价竞争的病态模式下,商家可能拥有真正的客户积累和健康的品牌积累吗?商家自己想一下,这么多年过去了,有多少客户记住了你的品牌?你的数据库里躺着成千上万个购买过一次产品的顾客的手机号,但这些真的是你的客户吗?你想要顾客再次来买你的东西,是不是又得重新购买新的流量?答案显然是没有。
但是生意的本质是什么?是积累。没有积累,你和新开张的店铺又有什么区别?网络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依旧不熟悉你,你每天依旧要花大量时间精力成本,来赢得最初的信任。往长远看,没有品牌、客户积累的店铺,即使做到了品牌旗舰店,指不定哪一天,店铺亏损倒闭了,或是违规了店被封了,整个品牌也就销声匿迹了......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经营新店铺,不如通过淘宝网店转让购买一个高等级店铺,让自己更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