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普及大众的科技产品是什么?当然是智能手机,只能手机需要什么支持?肯定是wifi,宅在家里,自家有wifi,没什么顾虑,那出门在外,上哪找免费wifi,总不能三步之内有星巴克吧,于是出门到处找wifi也成了一项必做之事,那么这么wifi热点安全与否?
针对于目前人们随意的连接具备不确定安全性wifi的现象,近日,信息安全组织“雨袭团”公布的WiFi安全报告显示,在南京机场、火车站、旅游景点等地近两万个WiFi热点中,超过六成的热点存在风险,其中有14%为寄生虫热点,8.5%为钓鱼WiFi。业内人士提醒,不要随便连接公共场合的免费WiFi,这是目前最安全的措施。
南京数据同时也折射了全国现状,超过六成的WiFi热点不安全,这难免会让手机用户有“处处是陷阱”的忧虑。公共WiFi的安全性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因其准入门槛较低,突破安全的防线又极容易,再加上各种非法信号混杂其间,极容易让安全意识不强的手机用户上当。一旦被钓鱼WiFi入侵,也就如同中了木马病毒的电脑一样,成为任人摆布的肉机。
国内WiFi产业如此野蛮增长,其安全性问题如影随形,与快速增长的势头相比,其安全防范与监控还处于极低层次。首先是用户对安全性还存在意识不强、防范能力差等共性问题。
其次是公共WiFi的安全性究竟由谁来防控、怎么防控,当前还缺乏一个明确的主体和有效机制。目前WiFi热点分运营商所建的热点和商家自建WiFi,前者安全性高,有利于防控;后者缺乏安全性,也不便监管。然而,面对产业链规模高达上百亿元的黑客市场,要想全部做到有效打击并不容易,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覆盖面上,都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但这并不代表公共机构就无所作为。
通过安全风险的提示,提高公众防范能力,正是有关公共机构“大有作为”之处。只要遵守公共场所应有的安全规则,那么即便是免费WiFi也不意味着必然发生风险。对此,有专家认为,“公共WiFi就像一条马路,很多人很多车,你说上马路安不安全?只有你走好自己的路,开好自己的车,才是安全的”。因此,这就需要公共管理机构为这条“马路”提供相应的安全提示和设备,同时,使用者遵守相关规则,彼此配合才能避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