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网购和假货的问题讨论热烈,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网购平台也站在了风口浪尖。马云为此专门发表了题为《网购是解决假货问题的良药》的演讲,我也将马云的演讲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感觉马云说的很实在。
在我看来网购和假货并无直接关系,非要将这两者扯上关系,除非不懂网购或者有意为之。
网购让“顾客是上帝”变成现实
由于网购诚信机制的引入,让买家可以轻易的对购买商品的状况做出评价,而这些评价是公开给每个网民的,这种“口碑”的透明度几乎是把所有的优点和缺点都写在脸上,让顾客可以轻易的做出购买判断。而网购保证金制度,以及新出台的网购规定,让消费者可以对有问题商品索赔,同时还可以对不满意产品无条件退货。
相比网购,你在现实中能随意的对商家进行评价么?你的评价会影响到他的生意么?商家真的在乎你的评价么?在现实购物中,“顾客是上帝”只是一句空话。我曾在家乐福购买到了过期的酸奶,然后去服务台投诉,要求索赔。开始的时候,服务人员态度还挺好,当我提出10倍赔偿的时候,他的态度变得不好了。我与他们吵了一架,只获得了5倍的赔偿,虽然现场很多顾客看热闹,并得知了家乐福售过期酸奶,但是当我离开家乐福之后,其他顾客不会知道家乐福销售了过期的酸奶,不会对家乐福的诚信有怀疑。因此现实中的商家可以不在乎顾客的意见和评价,因为即使是负面的,也只是暂时的,不会带来长期的不良影响。
但是在淘宝平台上,顾客对商家的差评记录会永远存在,而且顾客从淘宝上购物主要依据就是顾客评价,因此商家非常Care顾客的评价,甚至有淘宝卖家因为一个差评持续给买家打电话求情,希望能够帮助消除差评。顾客的地位在网购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顾客真的成了上帝!
不要强制将网购和假货发生关联
有人说网购是假货泛滥的主因,我认为这种说法简直是愚蠢透顶。除了一些欺诈性小网购平台,没有强大的诚信制约机制和监督惩罚机制,在淘宝这样的平台上假货只能是一锤子买卖,不会长久的。
第一部分我谈了网店主对“诚信机制”敬畏,对顾客口碑的敬畏,这种透明、公正、公开的“口碑”评价机制让网店主很难将欺诈生意做到第二个客户,因为只要不是傻到不会看顾客对商家和商品的评价,网友都不会卖差评多的商品,这就意味着假货生意做不大。也意味着假货只是个案,并非普遍现象。
而且相比现实购物,假货在互联网上更容易追踪线索。因为在现实购物中,很多假货贩卖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北京跑到广州,你根本找不到他的踪迹。但是在互联网上却不同,因为可以店铺的实名制和IP地址、物流地址迅速找到售假网店主,他跑都跑不掉。
可以肯定的讲假货在现实购物中会更多,网购中很少很少。之所以网购与假货会发生关联,最根本性的原因还在于互联网强大的媒体属性,让一些网购到假货的个案容易快速大面积的传播,从而被无数倍的放大;此外,“网购”这一新兴产业处在风口浪尖,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网民感到“草木皆兵”。
网购是打击假货的有力平台
到底什么样的货属于假货?仿冒名牌鞋子、服装、手表、工艺品等算不算假货?一些无品牌的服装算不算假货?如果这些都算假货,那每个城市都是巨大的假货基地,在各大服装批发市场,你可以看到全球所有品牌的LOGO。而且网购这些山寨名牌商品的顾客,心知肚明的清楚这些商品就是山寨货,购买是图便宜或者方便。
对于这些山寨货,如果品牌厂商真的想在网络上打假会非常容易。数据显示,仅2010年,淘宝网共处理侵权商品1400万件,与6000多个品牌商、权利人联手,直接从网页上删除的侵权商品就达571万件。从这组数据看,淘宝为品牌厂商提供了打假,保护知识产权的最佳平台。如果这些商家去全国各地服装卖场打假,能有效果么?
那些真正的假货(比如,仿造的诺基亚手机当正品卖,买到有毒变质食品等等)很难在淘宝等网购平台生存,对于山寨货来讲,品牌厂商很容易通过网购平台成功打击盗版和维权。由此分析,网购平台不仅不是假货基地,还是打假的有力平台。
中国是最大的制造工厂,大量的企业依靠制造生存,而网购提供了更加成本低廉的渠道,让制造业可以扩大内销,让中国网民获得实惠,还为很多网店主提供了就业机会,其实是三盈的结果。因此,打击假货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真的假货,如何联合工商、公安等执法机关打击假货的窝点,找到假货的根源。
诚信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升,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诚信环境会越来越好,而网购欺诈和假货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少。而且由于网购的维系主要靠“诚信”,因此网购的普及也将大幅推动中国诚信体系的建立。正如马云所说的那样,无规矩不成方圆,网规的建立决定着网购市场的规模,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