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供货商和淘宝店主们的日子渐渐变得艰难起来,因为京东和淘宝都大幅度提高了“进场费”。于是有人预言,这些费用势必要转嫁给消费者。
网购,这一日益被人们青睐的购物方式,因近期“压榨供货商”、刷评价以及购物账号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而引起了消费者对未来网购环境的担忧。在电商开始显露强势姿态、“进场费”逐渐与传统渠道比肩、“烧钱换流量”不再是行业的普遍作为、物流与通胀压力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人们有理由担忧,最终的成本是否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若干年后的网购环境是否还能保持最初的味道?
京东淘宝显露强势地位 原网购环境或面临挑战
近年来,国内网络零售业发展迅速,去年交易额高达7700亿元。网购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同时,也使电商巨头的地位日益牢固,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京东与淘宝等大型电商的实力不断增强,其正逐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展露强势姿态。
2月8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获得一份京东商城与供货商的合作协议,该协议规定:供货商须保证京东商城20%的毛利,且毛利总额不低于100万元;供货商还须向京东缴纳20万品牌服务费。由此,供货商抱怨的京东商城四大“霸王”条款浮现于世。
对此,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20日首次回应该事件称,“20%的扣点是十分正常的。”他说:“另外,我们的收费原则是,京东为其品牌服务了多少?不同品牌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如果京东收取的费用超过了供应商的承受能力,供应商们也不会入驻。其实,供应商在传统渠道的成本高达40%。”
多方因素致运营成本提升 或最终转嫁到消费者?
对资深的网购消费者来说,相比电商兴起时期,如今的网购产品价格与传统购物价格间的距离正在慢慢缩小。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商日益发展壮大,低价策略不可能持续下去,现在早已不是当初“烧钱”的阶段,尽管偶尔还有“亏本换交易量”的现象,但总体而言,电商更开始注重服务等附加值,其中涉及到调整所需的成本自然成为涨价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受通胀因素影响,在CPI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此前的免运费措施也成为了企业的负担。包括京东商城(微博)和亚马逊(微博)(中国)在内的电商,都相继提高了免运费标准,加之本身的通胀压力,在产品价格上有所动作似乎言正名顺。
不久前,京东提出将对供应商收取品牌服务费以及保证20%的毛利等举措,被供应商指为“压榨”。派代网分析师李成东认为,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至今,大多数商品的利润空间已经不多,电商将利润放到更重要的地位是一种趋势。供应商的利润被压缩,如此一来,成本压力是否会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京东的行为并非个例。早在2011年10月开始的“反淘宝”风波,也是由于淘宝商城宣布升级商家管理体系,大幅提升商城店家成本,引发了众多中小卖家的不满,斥其“根本就是在逼我们关门”。而淘宝方面曾对此表示“绝不妥协”,强势态度显露无疑。
推荐阅读:易趣网店推广七招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