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逛批发市场,那么您就会感慨,这些店长真是紧跟时尚,什么新款都能看到,什么热款都能买到,那么你知道这些款式新颖的新衣服是从何而来?它们如何在几十个小时内完成设计制造运输?谁在以疯狂的速度制造“国产快时尚”?答案在广州那些大大小小的服装市场里。淘宝网店货源小编带大家去看看。 8月23日凌晨4时10分,批发商刘玲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像往常一样,她必须在5点半之前赶到北京世纪天乐服装批发市场B2南区的090档口。她要赶在物流公司送货的小工和那些从外地赶来“打货”的年轻女孩子之前到达这里。
此时分布在北京动物园周围的那些服装批发市场各个档口的导购们也都已经开门揖客。刘玲的店铺只有五六平方米大小,月租却已过万。这个地方在旺季每天能给她带来三五百元的收入。在她的档口中能看到很多刚刚过季的大牌单品。“只要会从旮旯里挑选、懂得颜色混搭,再廉价的衣服也能穿出时尚味儿来。”刘玲一边推销,一边剪着这些衣服边角上冒出的线头。
除了各地的服装店老板,她的顾客还包括那些从北京城的各个角落涌进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淘货的女孩子,她们被称为“动批族”。她们到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手抓最少的票子,将自己打扮得更加Shining。虽然刘玲们并不以散客为主要客户,却不妨碍动批族们把这里当成“国产快时尚”的购物胜地。在上海,类似的地方是七浦路。无论什么季节,这些市场里总有最新款的衣服,其价格却又让普通的公司人也能体验尽情扫货的豪气。
在一家音乐网站工作的胡冰最爱的是天乐和东鼎两栋楼里《昕薇》、《瑞丽》风格和欧美风的小店—这也是“动批范儿”的主流。动批不是她购物的全部—她也会去香港买大牌,但这里是她服装系统里重要的平价供应商。一圈逛下来,胡冰在世纪天乐地下一家有Vivian Westwood的专业仿单的店里,花140块入手一款学院风长款针织衫的春秋冬三件衣服;在另一家韩国风格的店里,她又“败”了一条墨绿色呢子马甲和花苞裙,也只花一百多块。
韩国风格是刘玲的主打。这几天她档口里最好卖的,是30元一件的韩版衬衣。这批货是她在广州的合作者李德福昨天中午从广州的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挑选并发过来的。
每天一早六点多的时候,李德福就会出发前往广州的各大服装批发市场—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逛遍十三行、白马、站西、红棉等广州有名的批发市场。动物园和七浦路的那些物美价廉的衣服很多都来自于这里。与动物园和七浦路最大的不同是,这些服装市场不光承担服装的中转和销售任务,它们还是服装的设计者和生产者。
十三行是这些服装批发市场中价钱最低、速度最快的一个。“十三行”是广州人对以十三行路为中心,以故衣街、十三行豆栏上街、和平东路服装商场等环绕成的物流商业圈的称呼。这个总面积只有0.1平方公里的地方却聚集了超过6000家服装商铺,1万多名业主和工人,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货物就有三四千吨。这里的新中国大厦甚至曾经创造了广州商业地产的最高售价—每平方米11万元。
这里每天的流动人口都有十几万人,王小宝也是其中的十几万分之一。他的工作是在这里卖杂志。每天早上,他都会踩着三轮车载着一车不同形式的“潮流服饰集选”来到这里。他甚至觉得这种书比衣服还好卖,因为十三行的服装老板太多了,他们要做衣服,几乎总要先看这些书。
每天他可以卖出去几十本杂志,便宜的有10元20元的,贵的要到200元。这些杂志已经按照服装老板的需求分了好多种类,丝巾、上衣、裙子、裤子、西装,韩版、日版、欧美版,或是按照衣服类型,或是按照流行趋势。除了正规杂志,还有一些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的“最新款”服装图片集是他自己的创造,他经常从淘宝网和拍拍网等网站上“搜集”最新的款式,一页页打印下来自己装订,一起卖给做服装的人。
从广州的王小宝“发布流行趋势”到北京“刘玲时装店”里韩版衬衣热卖,还需要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十三行的汤玉梅。
汤玉梅的档口是新中国大厦一楼1177档。她是刘玲韩版衬衣的设计师和发货商,也是王小宝杂志的忠实读者—对她们这些批发店老板来说,参加欧美的时装展不现实,看这些杂志就是贴近时尚的最好方法。
汤玉梅为自己的服饰起名为“38℃”。在汤玉梅这里,那些衬衣被称为“0817”、“0818”等。用简单的编号代替款式的名称已经成为汤玉梅和她的合作伙伴们的习惯。衣服款式隔几天就变个样,但变来变去都是衬衫,款式说不清,用吉祥的编号代替也好算账,她最喜欢用的就是“8”。
四川姑娘汤玉梅第一次来到十三行是在10年前,那时候用20块钱就能买到很多别的地方买不到的新款。5年后,她成为了服装批发商圈中的小工,跟着服装厂的老板在广州火车站一带做服装批发。一个月前,她租下了十三行的这个档口,开始尝试自己做韩国服饰批发。
在十三行的市场上,档口易主是常有的事情,汤玉梅租下的这家档口今年已经换了2位老板。虽然档口面积还不到3平方米,但每个月的租金就得花去她2万多元。为了控制成本,她独自一人负责生产、设计、售卖—一个小工每月的工资是4000元。
时尚杂志之外,她的另一重要的灵感来源是“看市场”。“0818”韩版衬衣的样板衣是她花了一百多元在广州汇美批发服装市场上的韩国店买的。对汤玉梅来说,创作不是一宗神圣的艺术,新款无非就是在旧款的基础上改良—当时买的是短袖,她把它改成了长袖,衣服的领子也改成了男装领。
她隔两三天就会去逛一下市场。只是她不是去平常女孩子喜欢去的北京路或者天河城之类的百货公司,而是去广州火车站一带的批发市场,白马批发市场4楼的品牌女装或者红棉时装城的8楼等,这里会有一些独立设计的品牌。
韩式风格则多来自站西路一带,这里做外单的比较多,其中一些韩国老板会一周在韩国,一周在中国,每次来都会带几百件韩国最流行的款式。汤玉梅她们就喜欢到这些市场上去看版,有时候一件款式有40件,说不定卖给的人大半都是“逛市场的同行”。######
逛批发市场途中,只要有相中的,汤玉梅就会买上一件作为样板衣。现在的她已经有了能够看出哪些款式会好卖的直觉。对于韩式风格,她有着自己独到的把握。在开始十三行的生意之前,她在一个韩国人的店里打过两个多月的工,这段经历让她在“看市场”的时候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款式是仿做的,哪些是从韩国运来的。
有了样板之后,广州的服装产业就开始展现出其快速的魅力。为了应付李德福们的拿货要求,汤玉梅当天下午要去组织“0817”和“0818”等几款服装的再生产。
13时10分,在档口里忙了一个上午,还没有吃午饭的她拿着一包需要返工的衣服走出十三行,穿过拥挤的货运车道,上了一台停在附近停车场的面包车。车身上没有任何的标识,车内的2排座位可以坐6人,汤玉梅坐在了最后一排。不到2分钟,车子坐满启动,没有人询问车子的目的地。
车费5元,车程20分钟。路上几乎听不到有人讲话。汤玉梅每天下午都会坐着同一线路的面包车或搭三轮摩托,来到中大布匹市场。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布料市场之一。布料行业中最好的柯桥梭织和张槎针织都能在这里找到,这也是设计师经常逛的布料和辅料市场。
在广州白马4楼经营着“红番茄”女装品牌的周光祥对这个市场再熟悉不过。在他看来,以白马为中心不到10公里的商圈内,辅料市场、布料批发市场、制衣厂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城市的大小角落,任何一个手拿现金的人都可以立即成为一个服装商人,即使没有厂房没有工人。
正是因为这样的便利性,服装批发市场上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出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业内这种现象被称为“超低空飞行”—离地面越近,所冒的风险越大。而这正是汤玉梅的竞争力所在—她说“不快就没有饭吃”。
13时40分,汤玉梅一路小跑到中大长江辅料城八街
官方推荐平台“排名无忧”助力商家快速提升手淘直播推荐、增粉、打榜、有效提升粉丝活跃度,增加商品曝光权重指数,快速占据首页位置,累计服务商家23万多家,注册入口限时开放注册:http://zhuce.pmwy.com 点击免费试用。
25档的纽扣当铺,她前一天在这里刚刚定了4万颗的树脂纽扣。按照每件衣服6颗纽扣计算,这里的量至少可以够6000件。生意好的时候,她半个月就得定下这样一个大订单。因为纽扣要下午5点才能到,汤玉梅给老板陈仁圣留下了一个地址,让他们直接送到距离不到200米的“鸿旺纺织”,那里是她拿布的地方。到了晚上,鸿旺纺织就会派人把布料、辅料一起送到工厂里,无须汤玉梅再操心。
“鸿旺纺织”专门做梭织布料,这里老板娘时不时会给汤玉梅一些意见。在布料的选择上,汤玉梅不算是个内行,单是用“全工艺”还是“半工艺”的选择题,她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次。
全工艺的布料质量相对较好,再做洗水等二次处理的时候不会变形得太厉害,而半工艺就很难保障,但价钱会比较便宜。在老板娘的建议下,在十三行做批发的汤玉梅还是决定上“裤装新款”的时候用“半工艺”的布料,这样她所冒的风险将会小一些。
不过,汤玉梅还不是“鸿旺纺织”的大客户。对这样的布匹批发商来说,雇佣几个业务员到白马一带的服装商圈拉上几笔大单比起做十三行的散单显得更为重要。刘一鸣是其中的一名业务员。他把自己的客户定在白马一带的服装批发市场。每次出门拜访客户前,他总喜欢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板寸加上左耳的耳钉显得尤为醒目。刘一鸣觉得自己是一个时尚的人,在拜访客户的时候应该也体现这一点。“对服装和时尚懂得越多,合作的机会也就越大。”当然,这只是第一步,他每次拜访客户都会带一个拉杆箱出去,里面装着这个季度布行开发的新品—只是一小块色版,一次带几十个版。在十三行,这样的业务员还有很多。
14时20分,汤玉梅在老板娘提供的色板的最后几个颜色上打了勾,除了用来给“0818”和“0819”补货的米白色和白色布匹,当晚从中大布市发往她工厂的还有几米色板上的布料。
15时10分,逛完布料和辅料市场后的汤玉梅准时出现在上冲南约22巷的工厂里。
所谓工厂其实就是一间蜗居在小巷二楼的拥有4名工人的家庭小作坊。这间看上去约莫30平方米的一房一厅即使在白天也显得有些灰暗,大厅的2/3被一张木板桌子占据,上面放着已经用电剪裁好的“0818”,还有一堆用剩的边角碎布。挤在墙角的4台可以随时开工的四线裁衣机器上还缠着几卷线筒。此外,与汤玉梅合作的纸料师傅的档口也在工厂附近不到10米的地方。
一小时后,在拿到“鸿旺纺织”送来的做版布料后,师傅用牛皮纸照着汤玉梅的要求打版、裁片,那件从汇美批发服装市场上的韩国店买的样板衣此刻被用来作为参考。即便把短袖改成长袖,衣领子改成男装领,师傅用在裁片上的时间一般也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完成后的裁片被送到二楼的工厂里,就像剪纸一样,比照着裁片,电子剪刀在几秒内就可以裁剪出一叠厚厚的“袖子”。
二十分钟后,工厂里的女工开始了黑白颠倒的“一天的忙碌”,为了更快地完成一件衣服的制作,与汤玉梅合作的这个工厂还找了其他代工厂一起“帮忙”,纽扣的钉装也固定在专门的厂家。
在周光祥看来,十三行女装速度的奥秘就在这个地方。
“如果一个款式在市场上卖得好,再复杂几个家庭作坊分工联手也能做出来。买下款式后,下午在周边的几个布行选布料,晚上加工,第二天早上再约个时间把背心和外套一拼就是一个和前一天一样的款式,价钱还更便宜。”######
第二天一早七点多,一个皮肤黝黑的男人出现在刚刚开门的汤玉梅的档口前,放下几袋包裹然后转身离开。他就是工厂负责送货的师傅。每天早上7点是制衣工厂下班的时间,这时候便有固定往返于工厂和批发市场的面包车“接班”,按照货运单上的地址在批发市场上挨家送上前一晚赶制出来的衣服。
汤玉梅这次接到了发自工厂的504件韩版衬衣。接下来,她要等待的是李德福这样的中间批发商和物流公司取货的工人。
通常,汤玉梅对批发客商说的第一句话是“拿货还是打包”,拿货的人被归类为在广州市内开服装店的散货批发商,打包的人则被归类为来自外省的大货批发商,后者也是像汤玉梅这样的档主最为重视的客户,只有多建立这种长久的合作关系才能使她在这个市场上活得更好。
八点半左右来到这里的李德福就是需要打包的客户。“0817卖得不错,今天先补30件,有新款再上。”他冲着汤玉梅说。他是刘玲的合作者,也是汤玉梅在北京世纪天乐唯一的一家批发合作商。通常,在一个批发地点只允许与一家合作,这是行内默认的规矩。
在他之前半小时,一位来自东北的批发商定了“0816”和“0818”两款韩国风格衣服各40件。
合作过一段时间后,取货时李德福就不需要出现在十三行的档口里了。只要一个电话,物流快递公司的工人就可以直接在汤玉梅档口取货发往北京。这样,李德福也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逛逛其他批发市场。
此时各批发档口的老板娘并不忙于招呼过往的客商,而是埋头打电话记发货的数字。通过十三行周边发达的物流体系,全国的批发商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在第二天拿到货物,相熟的合作商之间甚至连预付货款都不需要。
游克雄是快捷通、邮政易通联合物流公司的经理,专门负责广州至北京、天津的货运线路。“走北京空运,14点30分之前登记收3元/公斤,17点之前登记收3.5元/公斤。” 游克雄承诺,到达北京动物园南门的时间不会超过第二天早上的7点。
整个上午,十三行里各行业的人都处于紧张的忙碌当中。中午12时45分,十三行过道中的灯光一暗,拉闸声四起,所有档口的姑娘顾不上形象就开始“换装”— 裤子一脱,裙子一甩,穿上自己的衣服后,便意味着结束了一天中要在十三行完成的工作。5分钟过后,过道的灯光重新亮了起来,除了一地塑胶袋的袋头外,看到的只是空空如也的过道。
营运时间结束。
而汤玉梅又陷入了“明天该上什么样的新款”的烦恼中—又该去站西路和汇美服装城去看看了。如此两三天一个轮回:周一下午去逛市场,周二下午拿着在市场上买的衣服去布料市场买布,然后送到工厂看看能不能仿得像,周三去布行定布,交代工厂做这一款,周四又去市场看新款。
在北京,第二天早上的5时30分,刘玲收到了从广州连夜空运过来的货物。她简单清点一下货量,在签收单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熟练地将包裹分拆,取出几件她认为最好看的韩装新款挂在了档口中最醒目的位置中—其中就有汤玉梅的“0817”和“0818”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