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开始,阿里集团一直在强调一套理念:即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实现阿里“四化”,平台化、市场化、数据化、生态化。大家不要觉得这套理念很虚,在战略部曾教授的反复讲解下,我们可以试着来理解下,“四化”的具体表现和其中缘由,而这与消灭爆款不无关联。
先来理解下平台化,这个比较容易。从淘宝到天猫,阿里做的都是一个平台,给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这也是互联网最大价值,通过一个平台级产品去服务好海量用户。因此,阿里要实现生态化,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平台级产品,淘宝就是这样一个网站,每天有上亿人登陆,有600万卖家给这部人人群销售8亿多件商品。其实,淘宝最初是一个购物的平台,后来才演变出搜索、SNS等工具或属性。要管理好这个平台,或者说让这个平台能运转起来,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一样,一环扣一环,融会贯通,就需要一种协调机制。过往的历史经验表明,计划经济是不可行的。以前商家和用户没那么多的时候,资源流量是分配的,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也导致了集权和腐败,一部分资源总是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在淘宝反腐过程中,开始梳理这些问题,原本在流量分配上干预的过多,导致卖家要推产品要先打通关系,这就是计划经济形成的毒瘤。爆款也是在流量集中的情况下产生的。大部分流量导向一件商品,消费者不选这件也没其他更多的选择方式,因为所有的流量都导向这些商品。 因此,在此情况下,淘宝提出了市场化机制,让流量不再掌握在人的手里,而是通过系统和机器去分配。很明显,现在商家参加聚划算不用找小二了,要自己去后台申请,走流程,竞价。其他类似的产品参加活动也是,全部由系统选择。所以以后商家要参加活动,还是先看看活动规则和变动,找人也没用了。 如此,在市场化机制下,消费者的需求被释放,被挖掘。从去年双十二我们可以看出,淘宝在采取反向定制的方式,让消费者自己来提需求,自己选择标签,或者是让卖家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出标签的制定方式,淘宝不再干涉说一定要怎样制定。由此,产生的需求是多元化,且千奇百怪的,也就是“小而美”,让更加多元化的卖家形态能够展现出来,买家与卖家能够实现个性的匹配,不再是之前千篇一律的商品形态。流量分解后,需求多样后,还怎么可能会有一款商品能满足成千上万人的需求卖出上千万件呢?爆款或是标准化的产品注定会消失。 而这也不是平台方说了算,是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如此的转变。 市场化形成的物种多元化也就是生态化,淘宝有各色卖家。这两者是导致爆款消失的背后逻辑。还有一个数据化,是打通以上三个环节的核心,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数据和人,用户购买商品后会留下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分析,得出精准的用户需求,从而方向服务于用户,这是淘宝作为平台方在积累如此多的用户信息后需要做的事情。也可以更好地服务好生态圈内的卖家和买家。 所以,知道这些背后逻辑后,如果还有人向卖家兜售如何打爆款的方法,还是先问问他是否知道大环境变了。光靠爆款不顶用了,现在需要的是能够挖掘出用户需求的,精细化运营的卖家。至于具体的运营思路和实操案例,后期会慢慢为您介绍。如果您还想了解相关的淘宝资讯,欢迎上进行关键词搜索: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