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营托管
  • 装修设计
  • 摄影拍照
  • 客服外包
  • 全 部 栏 目

    装修设计 运营托管 摄影拍照 营销推广 客服外包 商城入驻 短视频推广 设计素材 电商百科

    阿里巴巴“芝麻信用”开门在即

     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旗下品牌“芝麻信用”即将上线,其已正式启用二级域名zhima.alipay.com,并发布“即将推出”的页面。不过,阿里巴巴方面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并没有明确的上线时间表。   至于“芝麻信用”在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的定位,此前外界曾猜测,其是一套征信系统。不过,阿里方面人士告诉记者,其暂时只是孵化中的一个产品,并没有明确的方向,更偏向于基于大数据构建的信用体系。   利融网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芝麻信用”致力于通过分析人的互联网行为记录,对人的身份真实性、行为可信性进行评估并给出认证等级结果,从而解决互联网环境下的信任问题。芝麻认证是用户互联网信用的重要通行证。   “芝麻信用”暂无明确业务方向   记者发现,日前,阿里巴巴已正式启用二级域名zhima.alipay.com,并发布“即将推出”的页面。全拼域名zhimaxinyong.com已注册,这意味着“芝麻信用”很可能会被纳入支付宝钱包体系中。   此前有消息称,芝麻信用体系将包括芝麻分、芝麻认证、风险名单库、芝麻信用报告、芝麻评级等一系列信用产品,背后则是依托阿里云的技术力量,对3亿多实名个人、37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数据进行整合。   “芝麻信用”通过分析大量的网络交易及行为数据,可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这些数据广泛来源于网上银行、电商网站、社交网络、招聘网、公积金社保网站等方面,最终聚合形成个人身份认证、工作及教育背景认证等多维度的信息。   对于外界“芝麻信用”是一套征信系统的看法,上述阿里人士进行了否认。该人士表示,“芝麻信用”暂时只是孵化中的一个产品,并没有明确的业务方向,更偏向于基于大数据构建的信用体系,而征信系统侧重于融资授信业务,“芝麻信用”的业务是比较宽泛的,实际上类似于通过构建信用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上述阿里人士同时表示,“芝麻信用”与“京东白条”等信用支付产品并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曾表示,欢迎阿里、腾讯等进入征信体系建设。这表明,央行对大数据公司进入征信市场持开放态度。   此前,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表示,“征信系统目前(覆盖的)有8亿人,真正和银行有信贷关系的只有3亿人,换句话说,5亿人跟银行从来没有信贷交易关系,这5亿人对金融部门来说是陌生人。”   当前,提高征信信息覆盖率是央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阿里庞大的用户数据也将给双方提供很好的合作机会。   已与部分P2P平台对接   据了解,阿里“芝麻信用”虽未上线,但已开展一些信用方面的业务,已有包括投哪网和利融网等P2P公司对接其数据和服务。   利融网相关负责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利融网和阿里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双方会把资源和审核的用户互换,针对信用借款用户给予评分,这里就包含支付宝的用户。   “只要是阿里和利融网的客户,双方都可以共享,‘芝麻信用’类似于征信机构,想做这个方面的数据征信”,利融网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利融网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芝麻信用”致力于通过分析人的互联网行为记录,对人的身份真实性、行为可信性进行评估并给出认证等级结果,从而解决互联网环境下的信任问题。芝麻认证是用户互联网信用的重要通行证。   利融网推行“芝麻信用”,主要是为了对借款用户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审核,给投资者提供安全、有保障、高收益的互联网理财服务,其中“芝麻认证”项目由利融网和支付宝携手推出,对用户的身份真实性、行为可信性进行更加科学、系统的评估。通过“芝麻认证”的用户,身份更真实,信用等级更高,可有效提升借款用户的审核效率和借款成功率。通过“芝麻认证”的会员将获得多项权益,包括优先进入信用审核流程、有效提升信用审核评分和获得多重网络信用通行证。   据投哪网CEO吴显勇介绍,在征信业务方面,除与有征信资质的机构合作,还与阿里的“芝麻信用”签订了合作协议。他表示,利用互联网数据来完善征信系统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由此可见,对于P2P来说,“芝麻信用”是一座征信数据的“金矿”。“芝麻信用”虽未明确把业务定位于征信,但征信或许会是其最为重要的业务之一。

    上一篇:淘宝卖家的信誉等级表
    下一篇:速卖通放款宽松 订单未确认收货也能收钱

    © 2016-2020 巨人电商

    时间: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地址:江苏信息产业基地11号楼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20278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veteran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