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消息,日前,平安银行发布了2015年年报,年报显示,2015年末,平安银行持牌开业的社区支行达到304家,其中119家社区支行管理客户资产过亿。
据了解,2015年平安银行持续推进社区支行建设和经营,意欲实现低成本的物理覆盖和服务下沉,并围绕“家门口、全金融、慧生活”三大客户价值主张,推出“平安好邻居”,为社区居民提供金融和非金融产品及服务。
网了解到,2014年12月,平安银行总行成立了社区金融事业部,以此加强社区银行的整个运营管理。同年,平安银行推出口袋社区智能平台,正式在口袋银行上线试运行,成为业内首家通过移动端拓展社区O2O生态圈的银行。
根据年报显示,口袋银行(手机银行)累计用户数已达1395万户,较年初增长158%,并陆续推出社区O2O、手势登录、手机动态码(OTP)自动读取、可信账户转账设置、业内首创的智能语音等创新功能。
此前按照平安银行的介绍,平安银行社区支行网点内设置有固定VTM远程机(即远程柜员系统),客户进店后即可自助办理开户、转账等业务。而新一代移动VTM基本功能整合进平板电脑,社区支行工作人员可以随身携带,为社区客户上门办理业务。而口袋社区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预约下单、线下消费体验的全新商业模式。
网打开平安口袋银行(手机银行),发现口袋社区已开通深圳、武汉、杭州等10个城市,即将开通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用户选择所在城市所在小区,可以查询该社区银行的工作人员和产品,可以通过社区商户查询社区所有商户信息,另有便民电话、社区公告、理财产品等服务。
通过移动端口袋社区+线下社区银行,平安银行正在从金融服务向生活服务延生。
但网发现,与平安社区银行相关的另一条重要信息披露是,2015年,平安银行的营业费用同比增长12.91%,达到301.12亿元。营业费用中,人工费用支出152.61亿元,同比增长8.06%;业务费用支出107.08亿元,同比增长18.94%;折旧、摊销和租金支出为41.43亿元,同比增长16.97%。
平安银行解释营业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网点及业务规模增长,以及管理的持续投入所致。2014年平安银行增加5家分行、214家支行级机构,2015年新增11家分行(其中1家为支行升级分行)、2家专营机构、237家支行级机构,机构的增加带来营业费用的刚性增长。
由此可见,一旦涉及到落地开店,刚性成本的增加仍然是平安银行面临的挑战。如何让线上线下资源真正联动,产生溢价,这是所有O2O们要面临的难题。
据网了解,2013年,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掀起了一股兴建社区银行的热潮,被称为社区银行元年。民生银行当时提出要在三年内开一万家社区银行,随后被银监会叫停。
银监会向各地银监局和城市商业银行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称,未取得金融许可证的社区银行,应转为自助银行或终止营业。
彼时,这一波浪潮中的平安银行行长邵平撇清,没有大规模发展社区银行的计划,但将在银监会监督及要求下,在母公司中国平安带领下,发展综合金融门店。
2014年6月,随着各地银监局开始发放社区银行牌照,包括民生、平安、兴业等在内的多家银行获得牌照。截至2014年末,各地银监局的社区支行牌照发放量已近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