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销机器人的标准考量
POST TIME:2021-07-27 20:32
比尔盖茨曾说过,如果让他在今天去寻找一个能给世界带来巨大变化的机会,那么第一个考虑的就是人工智能。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下,人工智能也在不断向前,如今已落地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
电销行业是人工智能较早涉足的领域之一。电话销售作为销售的基础岗位,可以说是销售敲开客户关系的第一步,这也是很多企业选择电话销售的原因,它是企业与客户沟通的直接窗口。
电话销售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如今全美的电话营销相关行业年产值高达5千亿美元,在英国也有超过5千家电话营销中心,相关从业人员更是高达35万人。我国的电话营销业务从2001年起,外拨电话营销就呈现发展趋势,主要以销售电信产品、软件、信用卡保险为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数据时代,电话作为一种快捷方便获取信息的通讯工具,更是必不可少,从中延伸而来的电话营销产业也走上了大发展的道路。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电话营销中潜在的诸多行业痛点问题也慢慢出现了。于是电销机器人诞生了。
如今电销机器人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面上,他们带着AI的光环,加载着机器学习算法,为电销行业带来了新的能量。但是,对企业而言,机器人多了,选择也相应多了,如何从琳琅满目的机器人中选择最适合自己且效果最好的那一个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标准进行考量。
机器人声音的逼真程度:
以往我们接到电话听到的声音大都是通过TTS技术转换而成的机械声音,这种语音单调刻板且没有感情温度,于是存在很多人一听到这种声音就直接挂断的情况。
电销行业其实是一个标准化的场景,而机器人正好拥有标准化执行的能力。现在市面上很多电销机器人都是采用真人录制话术,再将录制好的话术复制给机器人。这样只要你不断电,机器人就能永远运行工作,并且一直保持充满热情的语气进行电话沟通。
在与客户的电话沟通过程中,机器人声音的逼真程度对最终成果率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至少它减少了客户的直接挂断率,帮助增加了交流时间。
语音的识别和反应时间:
电销机器人在通话过程中,会持续不断的把我们的声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从真人录制好的话术库中寻找最适合的话术进行匹配做出回应,其中存在一个用户等待时间。如果这个呼叫等待时间过长,那么用户的通话体验就得不到保证,业务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这个过程就涉及了电销机器人的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识别是将人类语言中的词汇转换成计算机可读的输入,自然语言处理则是一种人机交互模式,用计算机来理解语言信息。只有掌握了核心的技术,才能保障机器人的质量,缩短呼叫等待时间,为用户提供满意的通话体验。
业务的理解和转化能力:
业务能力是真正考验机器人水准的评判标准之一。
电销机器人的目的是帮助企业筛选意向客户,而不是着重于拨打的电话量。对无意向客户进行不断拨打,这样只会造成骚扰电话。而真正决定业务输出效果的是业务场景的话术匹配和完善程度。
一套优质的场景话术可以极大的提升转化效率。有的放矢才能提高成功率。相反如果话术非常糟糕,不专业且没有逻辑性,那么打再多的电话,也是对客户和企业本身资源的浪费。
虽然市面上可供选择的电销机器人很多,但也不能随意选择。很多机器人的底层语音技术其实都是来自于科大讯飞、百度和阿里。当然,如果拥有足够的AI团队进行自我研发迭代,这就另当别论。但是如果在底层技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那么就得关注业务能力了。